[實用新型]高密度電阻率監測圍巖松動圈的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43376.2 | 申請日: | 2009-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01174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10 |
| 發明(設計)人: | 程樺;榮傳新;王樺;姚直書;蔡海兵;王曉健;宋海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C39/00 | 分類號: | E21C39/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2001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密度 電阻率 監測 圍巖 松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監測系統,具體是高密度電阻率監測圍巖松動圈的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穩定發展,能源需求旺盛,煤炭產量大幅度增加,2001年我國煤炭產量為10.98億t,2003年達到16億t,2004年達到19億t,2005年接近22億t。這使得礦井開采延伸速度加快,采深進一步加大,一些中老礦井及深部礦井,已經進入深部開采階段,東北及中東部地區的多數礦區開采歷史長,開采深度大,如平煤集團十二礦深部已經達到1150m。國際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金屬礦產的需求量與日劇增,金屬礦產的開采深度不斷延伸,南非是世界上礦山開采深度最大的國家,開采深度已達4600m。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大,礦井開采地質力學環境與淺部開采相比發生明顯改變,導致深部開采工程災害日趨嚴重。正是由于深部開采地質力學環境的改變,使得深部開采巖石力學行為與淺部明顯不同,基于淺部開采形成的巖層控制理論與技術不能適應深部開采。為了保證深部資源的安全高效開采,必須開展深部開采相關問題的研究。深部開采主要研究方向不但包括深部開采巖體力學基本特性、深部開采巷道工程穩定性控制、深部開采動力災害防治、深部開采巖層移動與開采沉陷控制等方面,而且應包括測試理論與測試技術的研究。
采礦和地下工程都需要在地下開挖,形成一定大小的空間,并保持該空間的穩定。但是,地下空間的開挖將會擾動巖石介質,造成巖石內應力和巖石強度的變化,產生巖石應力轉移、集中和巖石強度的減小,使周圍巖石發生變形甚至破壞,發生巖石物理狀態的改變。這個在開挖的空間周圍所形成的破裂區,一般是圍繞開挖空間形成環狀。這個由于應力作用產生的環狀破裂帶稱為巷道圍巖松動圈,簡稱為松動圈。
松動圈的大小是選擇支護方式的重要依據和前提。目前,常用的松動圈測試方法有聲波法、多點位移計法、地震波法、地質雷達法和滲透法等。但是,上述方法在峒室(尤其是大斷面峒室)松動圈測試大都存在著數據采集速度慢、費用高或操作困難等缺點。因此,有必要研究安裝工藝簡單、操作簡便、快速經濟的松動圈探測技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高密度電阻率監測圍巖松動圈的系統。本實用新型使松動圈探測技術工藝簡單、操作簡便、快速經濟、準確可靠。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高密度電阻率監測圍巖松動圈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在圍巖巷道內的多個斷面上分別鉆孔5~9個,鉆孔呈圓周分布,孔的深度為5~7m,孔的直徑為45~55mm;將電極按照每間隔0.1-0.3米,按照先里后外的順序固定于空心導桿上,空心導桿帶同各電極置于鉆孔內,通過耦合劑將電極、空心導桿與孔壁耦合成一體,所述的各電極均連接到多芯電纜上,所述的多芯電纜接入到電阻率儀。
巖層變形必然導致巖石的孔隙度和孔隙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巖石電阻率發生變化。當應力在巖石強度極限范圍內時,隨著應力的增大,干燥或稍許含水的巖石其電阻率會減小,這是因為由于孔隙度降低、顆粒間接觸良好的原因;除此之外,巖石中孤立的含水孔隙在壓力的作用下閉合形成連續的導電通路,也會使其電阻率減小。當應力超過巖石強度極限時,隨著應力的增大,巖石變形破裂,其電阻率會明顯增大。根據此原理,可利用在圍巖中施工地質鉆孔、在孔中埋設電極、采用高密度電阻率法采集數據的方法對覆巖破壞情況進行監測。
本實用新型利用錨桿鉆機鉆孔、錨固劑封閉孔口、簡易壓力容器灌注水泥漿、高密度電阻率法采集數據。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本實用新型具有施工工藝簡單、緊密結合巷道開挖與支護的工藝特點,做到了因地制宜、簡便易行,且做到“一次安裝,長久監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鉆孔的布置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電極與鉆孔壁耦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高密度電阻率監測圍巖松動圈的系統,在圍巖巷道1內的多個斷面上分別鉆5~9個孔2,孔2呈圓周分布,孔2的深度為5~7m,孔2的直徑為45~55mm;將電極3按照每間隔0.1-0.3米,按照先里后外的順序固定于空心導桿4上,空心導桿4帶同各電極3置于鉆孔內,通過耦合劑將電極、空心導桿4與孔2內壁耦合成一體,各電極3均連接到多芯電纜5上,所述的多芯電纜5接入到電阻率儀。
系統施工方法
1、鉆孔2施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理工大學,未經安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4337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