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以液壓為動力的彈簧疲勞試驗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42846.3 | 申請日: | 2009-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3142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方高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藍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5/00 | 分類號: | G01M5/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9300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壓 動力 彈簧 疲勞 試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種機械裝置,具體是一種以液壓為動力的彈簧疲勞試驗機。
背景技術:
傳統的高質量儀表彈簧疲勞試驗慣用的氣動處理方法,所謂處理就是把彈簧反復壓縮幾千次后,被處理的彈簧仍要保持一定范圍規定的尺寸,即要保證彈簧的復位精度。歷年來,生產廠家皆采用氣缸的活塞桿作反復運動來傳遞壓力,實現單只彈簧的疲勞處理。這種方法效率低,速度慢,噪音大,生產成本也高。部分企業將幾根彈簧放置在同一個氣室里同時進行處理,但其生產速度有限,裝卸也不方便,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弊病更加突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噪音相對較低、生產效率高以液壓為動力的彈簧疲勞試驗機。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以液壓為動力的彈簧疲勞試驗機,其特征在于:其機械結構為:包括有上支撐板、下底板和四根立柱,立柱的兩端帶有螺紋,將上支撐板、下底板固定在一起;在下底板上的中央位置上安裝了具有差動形式的工作油缸;所述的上支撐板上,安裝有圓盤工作臺,圓盤工作臺上安裝有容置彈簧的彈簧座;有一根與工作油缸活塞桿連接用的圓柱形連桿,連桿的上方安裝一個形狀為傘結構的壓力盤,壓力盤下方的工作平面位于被試驗彈簧上方,所述工作油缸活塞桿受液壓驅動裝置控制。
本實用新型通過油缸體的活塞桿作反復運動對彈簧進行數千次的壓縮,用液壓傳動的方法改變了原來行業中慣用的氣動處理方法。
所述油缸外連接的液壓系統采用差動式油路,以此提高返回運動速度并防止油路過度發熱;差動油路中安裝有一只液動換向閥,常態下,它起管子作用。實現液動閥關閉的特征是由先導閥決定的,它是一只小流量的二位四通電磁換向閥。與差動式油路并聯了一個可調速的慢速油路,用與在完成作業后讓施壓體返回到零件的裝卸位置,同時考慮了工作環境的安全性。所述的差動式油路上采用一只二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來控制油路的方向,該閥在常態下,其進出油口與系統的壓力油接通,二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出油口又與油缸的下端進油口連接。其二油缸的上端部分的進油口直接與系統壓力油連接。由于活塞的上下面積不一樣,存在一定的面積差,上下油路接通時,在同一壓力的情況下活塞的下方的面積較上面大,下方所產生的推力一定大于上方,此時活塞在壓力差的作用下向上運動,其活塞桿也隨著活塞一起向上。在運動的過程中,上缸所排出的壓力油和系統的供油一起注入油缸的下腔,流量增加了,速度也快了,即讓一部分回油在系統內部的流動,直接流向油缸的下腔,同時又避免了系統的過度發熱。所述的二位四通電磁換向閥換向時,該閥的內部油路也發生變化,其油缸的下腔直接與回油路接通,此時油缸的上腔與系統連接的油路不變,即系統的高壓油仍然作用在油缸的活塞上方,而油缸的下腔處于放油狀態,活塞桿也就隨活塞一起向下運動。
所述油路系統中還并聯可使活塞上下作慢速運動的換向油路和調速油路。該油路由O型機能的三位四通電磁閥、單向閥及節流閥組成,上述油路進入慢速工作狀態時必須和先導閥同時進入作業。其原因是利用液動閥切斷差動油路的通道。先導閥在此起了一個工作方式的選擇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本實用新型中的機械裝置以液壓為動力,其方法是速度快,傳遞力大,可同時處理數量較多的彈簧產品,進而提高了自動化儀表閥門所需高質量彈簧的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且,液壓系統在工作時所產生的噪音相對較低實現了人性化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控制油路的系統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液壓為動力的彈簧疲勞試驗機,其機械結構為:包括有上支撐板1、下底板2和四根立柱3,立柱的兩端帶有螺紋,將上支撐板1、下底板2固定在一起;在下底板2上的中央位置上安裝了具有差動形式的工作油缸4;所述的上支撐板1上,安裝有圓盤工作臺5,圓盤工作臺5上安裝有容置彈簧的彈簧座;有一根與工作油缸4活塞桿連接用的圓柱形連桿6,連桿的上方安裝一個形狀為傘結構的壓力盤7,壓力盤7下方的工作平面位于彈簧8上方。
液壓驅動裝置9有三個油路組成,即差動式、可調速式和具有切換形式的工作油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藍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藍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4284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字電視信號補盲裝置
- 下一篇:膜衣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