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氙氣燈解碼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42462.1 | 申請日: | 2009-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234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07 |
| 發明(設計)人: | 曹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倉電威光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41/24 | 分類號: | H05B41/2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 |
| 地址: | 2154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氙氣 解碼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電子領域,尤其涉及汽車上燈控系統。
背景技術
市場上某些型號汽車在燈控制上,存在著下列的控制方式:在汽車燈為鹵素燈情況下,瞬間啟動時,汽車控制系統會在極短時間內發出持續的脈沖信號,此信號作用在燈系統回路中,用來檢測燈系統的線路,檢測正常后則正常點燈。而如在此控制方式的基礎上,若汽車燈采用的是氙氣燈時,由于氙燈的特點,其兩電極間充入的為惰性氣體,在未點燈時相當于處在開路狀態(鹵素燈泡電極為鎢絲,只存在小電阻),那么汽車燈控制系統會判斷該線路處于開路狀態,作出不亮燈的報警指令,繼而使氙氣燈不能正常進入點亮程序,從而影響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既可保證線路檢測的照常進行,同時又能對汽車上的氙氣燈進行點亮的解碼器。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氙氣燈解碼器,它包括兩輸入端口、兩輸出端口、電連接在兩輸入端口與兩輸出端口之間的RC延時電路、柵極與RC延時電路的電阻和電容共同連接端相連接的場效應管、電連接在所述的場效應管的漏極與源極之間的鹵素燈模擬電阻、串接在正輸入端口和正輸出端口之間電感、與所述的電感相并聯連接形成LC回路的電容,且所述的LC回路與場效應管的漏極相連接。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正輸入端口與場效應管的柵極之間還串聯有用于將能量反饋到輸入部分的續流二極管。
所述的場效應管柵極與負輸入端之間電連接有穩壓二極管。
所述的場效應管為N溝增強型晶體管。
由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實施,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在點燈的瞬間可作模擬鹵素燈使用,模擬鹵素燈在輸入脈沖信號的情況下使得該電路形成回路,從而順利對燈系統的線路進行檢測,在檢測完成后,輸入的點燈信號保證汽車上的氙氣燈正常點亮,因此,本實用新型解碼器具有較大的擴展應用性。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氙氣燈用解碼器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的解碼器電路,它包括輸入端口IN+、IN-,輸出端口OUT+、OUT-,電連接在兩輸入端口IN+、IN-與兩輸出端口OUT+、OUT-之間的RC延時電路1、柵極與RC延時電路1的電阻R1和電容C1共同連接端相連接的場效應管Q1、電連接在所述的場效應管Q1的漏極與源極之間的鹵素燈模擬電阻R4、串接在正輸入端口IN+和正輸出端口OUT+之間電感L1、與所述的電感L1相并聯連接形成LC回路的電容C1、C2,且所述的LC回路C1、C2與場效應管Q1的漏極相連接。其中,場效應管Q1為N溝增強型晶體管,鹵素燈模擬電阻R4的阻值與鹵素燈泡中的鎢絲的阻值相同。
在正輸入端口IN+與場效應管Q1的柵極之間還串聯有用于將能量反饋到輸入部分的續流二極管D1。
在場效應管Q1柵極與負輸入端IN-之間電連接有穩壓二極管D2。
具體工作原理如下:若汽車上已安裝氙氣燈,那么啟動汽車大燈控制系統時,該控制系統首先發出持續的脈沖信號,在瞬間電容C2、C3是處在瞬間短路的狀態,脈沖信號將作用于鹵素燈模擬電阻R4,R4的電阻阻值與鹵素燈泡中鎢絲的阻值相同,以此構成回路,故在此脈沖作用期間,可真實模擬鹵素燈的狀況。延時電路中電阻R1、電容C1起到延遲作用,保證在此期間場效應管(MOSFET)Q1處于不導通狀態,當控制脈沖檢測完成后,控制系統將發出點燈信號,此時電容C1、C2、C3充電也基本完成,場效應管Q1就處于導通狀態,電阻R4被Q1短路,電容C2、C3與電感L1進行濾波,從而輸出穩定的電壓供應給氙氣燈鎮流器工作,保證氙氣燈的正常點燈。
在點燈的瞬間可作模擬鹵素燈的情況,在脈沖信號同樣進行線路的檢測后,完成氙氣燈的正常點燈。這樣即可保證線路檢測的照常進行,保持線路的安全性,又可保持氙氣燈的正常點燈。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領域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倉電威光電有限公司,未經太倉電威光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4246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