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半切式小型丘陵甘蔗收割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40916.1 | 申請日: | 2009-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677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尚平;梁式;麻芳蘭;紀東偉;鄭廣平;王勇;劉東美;戴小標;林娟;張正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D45/10 | 分類號: | A01D45/10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明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黎明天 |
| 地址: | 530004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半切式 小型 丘陵 甘蔗 收割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甘蔗收割機械,特別是適宜南方丘陵地區使用的整桿式甘蔗收割機。
背景技術
目前甘蔗的收獲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整稈式收割,另一種是切段式收割,前一種作業效率低、收獲成本高并且切割甘蔗的宿根質量差,后一種設備成本高,而且對地形適應能力不夠強,不適宜我國南方丘陵地區甘蔗種植的農藝要求。
我國目前自行研制的聯合收割機有側掛式、剝葉式整桿收獲機型,切斷式收獲機型等,它們的自動化程度不高而且在平地種植,蔗株大小均勻,倒伏不嚴重的情況下,基本上能正常的工作。在我國南方以及東南亞大部份國家等甘蔗種植主要地區處于丘陵地帶,受臺風、季風影響,甘蔗生長較為雜亂且倒伏嚴重,蔗地雜草從生。在這樣的惡劣條件下,以上機型不能正常工作。所以以上機型的應用和推廣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來,人們對甘蔗收割機的結構進行了許多改進,使之適合我國南方丘陵丘陵地區的甘蔗收割機,公開文獻也報道過各種甘蔗聯合收割機。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提高甘蔗收獲質量和效率,特別是可以進行整桿式收割、半切式集蔗、結構緊湊、適應于丘陵地區的作業,具有切稍、扶蔗、砍蔗、物流輸送、剝葉、集蔗等整套工作流程的高強度勞動作業的自動化小型甘蔗收獲機。
本實用新型是在原申請人申請的砍蔗、斷尾、剝葉、甘蔗聯合收割機等中國專利的基礎上,經過優化組配和改進后重新設計出來的,其技術方案如下:
半切式小型丘甘蔗收割機包括動力系統、斷尾、扶蔗、砍蔗、喂入、輸送、剝葉、集蔗和行走機構,其特征在于:動力系統由柴油機、行走驅動機構、變速機構和分動器構成,分動器給切稍、扶蔗、砍蔗、喂入、輸送、剝葉和集蔗機構提供動力,扶蔗機構安裝在收割機前端下方,斷尾裝置安裝在收割機前端上方,喂入機構、輸送機構、剝葉機構組成甘蔗物流系統,喂入和輸送機構采用中間腹臥式夾持輥傳遞機構,布置在收割機的中部,剝葉機構位于駕駛室和中間腹臥式夾持輥傳遞機構的后面,緊靠集蔗機構和集蔗箱。多根甘蔗經斷尾后由中間腹臥式夾持輥傳遞機構輸送至剝葉機構,將甘蔗剝葉以后進入集蔗機構,待到裝滿集蔗箱中的集蔗網以后在駕駛員的控制下把甘蔗網向后傾倒,從而完成斷尾、砍斷、剝葉和收集等甘蔗收獲工作的整個過程。
所述的行走機構采用四輪驅動形式,可以采用后輪驅動,也可以采用前輪和后輪同時驅動的結構。
所述的扶蔗機構包括支架、扶蔗機構和動力傳遞機構,支架安裝在主機的前頭,扶蔗器的動力傳遞機構采用液壓泵,扶蔗機構由左、右兩個螺旋扶蔗器組成,每一個前端錐形螺旋扶蔗器由前端錐形螺旋段及圓柱螺旋段兩段構成,它們的外表面設有螺旋葉片,前端錐形螺旋段及圓柱螺旋段之問有連接機構和傳動機構。
所述的中間腹臥式夾持輥傳遞機構由喂入機構、夾持輥組成的輸送機構、剝葉機構構成,其中喂入機構安裝在砍蔗機構的后面;由夾持輥構成的輸送機構布置在喂入機構的后面,剝葉機構安裝在輸送機構的后面,工作時所需的動力由發動機提供。
所述的集蔗機構具有將剝葉后的甘蔗切斷為2~3段,可采用半切式行星齒輪切斷集蔗機構或者采用半切式輸送輥集蔗機構,便于集蔗并且集蔗箱設置有液壓自動向后傾倒結構。其中半切式行星齒輪集蔗機構由切斷鋸片和行星齒輪切斷機構構成,行星齒輪切斷機構由端蓋、軸、安裝墊片和切斷鋸片構成,安裝時布置在剝葉機構的后面集蔗箱的前端。
所述的斷尾機構具有自動識別蔗尾的功能并采用單個或雙刀盤切割方式,便于準確快速的去掉蔗尾。
所述的由喂入機構、輸送機構、剝葉機構組成的甘蔗物流系統,為中間腹臥式布置,甘蔗通過的物流與地面形成一個15~35度的物流傾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大學,未經廣西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4091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