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膠帶撕斷器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20139075.2 | 申請日: | 2009-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27322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彭劍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彭劍鋒 |
| 主分類號: | B26B27/00 | 分類號: | B26B27/00;B65H35/07;B65H75/32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渠述華 |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膠帶 撕斷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膠帶撕斷器,屬于日常生活領域。
背景技術
透明膠帶及其它薄質粘膠帶在人們?nèi)粘I钪袕V泛的應用,用以封裝或是固定物品。但是膠帶在實際使用中常需配備裁切刀具或是剪刀進行裁斷,如果沒有輔助工具有作用下,僅需人力是很難令膠帶撕斷的。因此,為方便膠帶的使用便出現(xiàn)了一些膠帶切割用品,但是現(xiàn)有的膠帶切割器都存在有體積較大、使用不足靈活的缺點;即使用時需將被粘物移至膠帶切割器的膠座旁,一般是需先切割預估長度的膠帶后再進行膠帶的粘貼,如此亦帶來使用中的不便性。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靈活、體積小巧、方便膠帶撕斷的膠帶撕斷器。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膠帶撕斷器,其包括一可套置于手指上的套筒及位于套筒前部的切割部。
所述切割部為具刃邊的片體。
所述切割部為成型于套筒前部的尖銳頭。
所述切割部為套筒前部連接有尖銳頭。
所述套筒為具有縱向開槽的非封閉筒體,其為硬質材料制成。
所述套筒的筒身上開設有缺口。
所述套筒為柔性材料制成,筒身上縱向固定有一片彈性元件。
所述套筒為柔性材料制成,其依靠魔術貼、扣具或鉤子相互活動連接在一起而形成。
所述套筒下部通過樞接有連接桿以連接有滾輪,該滾輪橫向斷面為圓形或多邊形。
所述滾輪上間隔的設有凹槽。
所述連接桿兩側設有限位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膠帶撕斷器在實施使用時,只需將其套筒套置于握持膠帶的手的其中一手指上,當膠帶將物體固定或粘好后,套置撕斷器的手指向膠帶表面施力,則撕斷器的切割部即可將膠帶割斷,以達輕松裁割膠帶,膠帶使用方便的功能;同時,該撕斷器僅為一套置手指上的物體,其體積小巧而方便攜帶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立體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的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6的立體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7的立體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8的立體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9的立體示意圖;
圖9a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9的結構示意圖;
圖9b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9的結構側視圖;
圖9c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9的實施示意圖;
圖9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9的實施側視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0的立體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1的實施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1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膠帶撕斷器,其包括一可套置于手指上的套筒1及位于套筒1前部的切割部2。
如圖1所示,該撕斷器的套筒1為具有縱向開槽11的非封閉筒體,而切割部2是形成于套筒1的前部,其為一具刃邊的片體21,以形成類似于刀片的作用。
如圖2所示,該切割部2為設在套筒1前部上方凸起的兩尖銳頭22,而套筒1的筒身上開設有缺口12,套筒1上縱向開槽11與缺口12的調置都是為了適應不同大小和形狀的手指。
如圖3所示,該切割部2為在套管1前部漸縮而形成的尖頭23,其套筒1的筒身不局限于圓柱,亦可采用多邊柱。
如圖4所示,該撕斷器的套筒1前端形成封閉端,在封閉端端面上方設有嵌孔13,而具有尖銳端的柱桿24是嵌固于該嵌孔13中以形成切割部2。
上述圖1至圖4所示各實施例中的套筒1是采用硬質材料,如金屬或是塑膠材質進行成型而得。
如圖5、6所示,該撕斷器可采用片狀的材料,如金屬或塑膠制成,將裁切出的片材成型出具有開槽11與缺口12的套筒1,而前部形成具有尖銳頭25的邊緣作為切割部2,見圖5所示;亦可在前部直接形成一個尖頭26作為切割部2。
如圖7、8所示,該撕斷器可采用柔性材料形成套置于手指上的套筒1,而在套筒1前端固定有一尖銳體27形成切割部2,該尖銳體27為一具有尖頭的柱桿,其后部是縫固于套筒1上。如圖7所示,該套筒1筒身上縱向固定有一片彈性元件14,如松緊帶等等。如圖8所示,亦可令套筒1為依靠魔術貼15相互活動貼合在一起而形成,當然亦可采用扣具或鉤子相互活動連接一起而形成。該兩種實施方式的套筒1可以適應不同粗細的手指,令撕斷器的使用更加靈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彭劍鋒,未經(jīng)彭劍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3907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