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鎳氫電池的負極集流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31330.9 | 申請日: | 2009-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23218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07 |
| 發明(設計)人: | 黃金鋒;黃俊標;吳合年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三俊電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64 | 分類號: | H01M4/64;H01M4/66;H01M4/2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銳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 明 |
| 地址: | 518109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鎳氫電池 負極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的高倍率鎳氫電池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與鎳氫電池負極片相接觸的負極集流結構。
背景技術
鎳氫電池是繼鎘鎳電池之后的新一代高能堿性二次電池,具有高容量、大功率、無污染等特點,是當今二次電池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目前,AA型氫鎳電池容量已達到2500mAh,4/3A型氫鎳電池容量已達到4500mAh,體積比能量為400Wh/L以上,是鎳鎘電池體積比能量的2.5倍,接近目前鋰離子電池的水平。但是,現有鎳氫電池負極片的負極端集流一般采用焊接或底盤接觸。其中焊接技術生產工藝復雜,焊接難度大,容易虛焊;底盤接觸作業簡單,但接觸效果較差,內阻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鎳氫電池的負極集流結構,其可克服上述缺陷,降低作業難度,提高集流片與負極的接觸效果提高集流效果,降低內阻,提高放電平臺及電池的輸出功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結構:
一種鎳氫電池的負極集流結構,配合負極片使用,其中:上述的集流結構包括由發泡基體制作的負極集流片及鋼殼,上述的集流片固定放置于鋼殼底部,上述的負極片的一端直接與集流片接觸。
上述的發泡基體為發泡鎳基體或發泡銅基體。
上述的發泡基體的厚度為0.3mm~1.0mm。
上述的發泡基體成形為圓形、方形或多邊形。
采用上述結構,使用時,本實用新型的鎳氫可充電電池所使用的由發泡鎳基體或發泡銅基體作為高倍率鎳氫電池負極集流片,它是用0.3mm~1.0mm的發泡鎳基體或發泡銅基體用專用模具沖切制作成圓形、方形、多邊形的集流片,然后放置于鋼殼底部并焊接,當電池卷繞完后將極組裝入鋼殼直接入到底部使負極片一端直接與集流片接觸,然后再將極組壓實。由于是用發泡鎳基體或發泡銅基體作為集流片工藝制作的電池,內阻由原來的10mΩ降低到4mΩ,循環壽命由300次提高到400次,生產效率提高了10%,放電平臺由1.05V提高到1.15V,生產的電池提高了電池各項性能,提高了生產效率。因此,與習用相比,本新型可降低作業難度,提高集流片與負極的接觸效果提高集流效果,降低內阻,提高放電平臺及電池的輸出功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集流片成形為圓形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集流片成形為方形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集流片成形為多邊形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負極片---1????集流片---2????鋼殼---3????殼底---31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鎳氫電池負極集流結構,配合負極片1使用,該集流結構包括由發泡基體制作的負極集流片2及鋼殼3,其中:
上述的集流片2固定放置于鋼殼3的殼底31,上述的負極片1的底端直接與集流片2接觸。
上述的發泡基體為發泡鎳基體,其厚度為0.3mm~1.0mm。
集流片2為圓形。恰好與鋼殼3的底部相配合。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與實施例一相比,其區別在于:
該集流片2成形為方形,另,該發泡基體為發泡銅基體。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與實施例一相比,其區別在于:
該集流片2成形為多邊形。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發明創造的實施例,雖然通過該實施例描繪了本發明創造,但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知道,本發明創造有許多變形和變化而不脫離本發明創造的精神,該具體實施方式并不以此來限定本發明創造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三俊電池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三俊電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3133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