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抗菌直飲機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20131180.1 | 申請日: | 200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528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柏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柏生 |
| 主分類號: | A47J31/00 | 分類號: | A47J31/00;A47J31/44;C02F1/78;C02F1/5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huán)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潘中毅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菌 直飲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直飲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消毒系統(tǒng)的抗菌直飲機。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飲用水的需求也在向更高的層次發(fā)展,人們在飲水的同時也希望獲得健康。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飲水機大多為扣桶式,即將購買的純凈水倒置在扣桶式飲水機上使用,在飲水機上安裝制熱裝置和制冷裝置就可相應的獲得熱的或冷的飲用水,這種飲水機雖然結構簡單,但對于飲用需求不大的普通家庭來說,購買的純凈水不但會加大日常開支,而且純凈水開蓋后很容易變質,特別是在飲水機上置放長時間后,水槽中很容易滋生細菌,污染水源,給飲用者的健康帶來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抗菌直飲機,可以對飲用水進行消毒殺菌操作,使用方便、安全環(huán)保,避免了純凈水的二次污染。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抗菌直飲機,包括:機殼、溫控系統(tǒng)以及消毒系統(tǒng),所述溫控系統(tǒng)和所述消毒系統(tǒng)裝設在所述機殼中,所述消毒系統(tǒng)包括發(fā)生部和混合部,所述發(fā)生部和混合部相連接。
所述發(fā)生部包括:主控板、臭氧發(fā)生器、氣泵以及第一輸出管,所述臭氧發(fā)生器、所述氣泵分別與主控板相電連接,所述臭氧發(fā)生器、所述氣泵及所述第一輸出管依次相連接。
所述混合部包括:單向閥、第二輸出管以及爆氣石,所述單向閥分別與所述第一輸出管和所述第二輸出管相連接,所述第二輸出管與所述爆氣石相連接。
所述機殼的內部具有水箱,所述水箱開設進水口,所述水箱的底部具有隔水板,所述隔水板開設通孔。
所述單向閥卡固密封在隔水板的通孔上。
所述第二輸出管為彎折管。
所述溫控系統(tǒng)包括制熱裝置,所述制熱裝置包括:罐體和濾芯,所述罐體密封連接在隔水板開設的通孔處,所述濾芯卡扣在罐體的開口處。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抗菌直飲機具有如下優(yōu)點:通過啟動直飲機的消毒系統(tǒng),接通消毒裝置工作電路,發(fā)生部產生臭氧,并通過臭氧輸出管將臭氧導入到水箱中,對水箱中的自來水或井水進行殺菌消毒,殺菌消毒后的自來水或井水可以滿足普通家庭的飲用水需求,使用方便、安全環(huán)保,避免了使用扣桶式飲用機容易引起純凈水污染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抗菌直飲機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考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描述。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抗菌直飲機包括:機殼1、溫控系統(tǒng)(圖未示)以及消毒系統(tǒng),所述溫控系統(tǒng)和消毒系統(tǒng)裝設在所述機殼1中。
機殼1大致呈立方狀,其內部具有水箱11和容置腔13,所述水箱11的頂部具有進水口111,底部具有隔水板112,所述隔水板112的截面與所述機殼的截面相同,其緊固的密封在機殼1內壁的四周將機殼1的內置空間分割成兩部分,隔水板113一側為水箱11,另一側為容置腔13,所述水箱11一側的機殼所采用的材料為透明材料,隔水板112上開設若干與所述容置腔13相連通的通孔1122。
溫控系統(tǒng)包括:制熱裝置21和制冷裝置22。
制熱裝置21包括:制熱裝置本體(圖未示)、閥門212、罐體214、濾芯216以及出氣管218,閥門212位于機殼1的外部用于控制從抗菌直飲機中外排熱水流量的大小,罐體214裝設在容置腔13中,其為一端開口且具有一定深度的圓柱筒為對水進行加熱的空間,其一端開口的邊緣通過密封連接固定裝設在隔水板112一側開設的通孔1122處,水箱11中的水可通過通孔1122流進罐體214中,濾芯216位于水箱11中,其卡扣在罐體214一端的開口處用于對進入罐體214中的水進行過濾,出氣管218密封固定在隔水板112的通孔1122處,其位于容置腔13中的部分與罐體214相連接,其位于水箱11中的部分為圓柱型導管用于導出氣體。
制冷裝置22包括制冷裝置本體(圖未示)、閥門222,其結構與制熱裝置21的結構大致相同,不在贅述。
消毒系統(tǒng)包括發(fā)生部32和混合部34,所述發(fā)生部32和混合部34相連接。
所述發(fā)生部32位于容置腔13中,其包括:主控板322、臭氧發(fā)生器324、氣泵326以及第一輸出管328,臭氧發(fā)生器324、氣泵326位于容置腔13的底部并分別與主控板322相電連接,所述臭氧發(fā)生器324、所述氣泵326及所述第一輸出管328依次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柏生,未經劉柏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3118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