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設置集氣段的脫硫吸收塔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28528.1 | 申請日: | 2009-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543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夏于紅;邱文邦;周濤;廖能斌;王梅;陳勇;楊斌懿;張思瑞;宋其發;劉艷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電投遠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18 | 分類號: | 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趙榮之 |
| 地址: | 40006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設置 集氣段 脫硫 吸收塔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煙氣脫硫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設置集氣段的脫硫吸收塔。
背景技術
現有的煙氣脫硫吸收塔塔體整體為圓筒形,吸收塔出口煙道與吸收塔塔壁垂直,經脫硫塔洗滌后的煙氣流動方向豎直向上,而進入出口煙道的煙氣方向水平,由于塔頂與塔壁呈90°尖角,在該尖角區域會產生嚴重的不穩定流動現象,影響煙氣排放速度,同時會對塔頂產生沖刷,致使該區域的襯里腐蝕開裂,嚴重時形成大面積剝落。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設置集氣段的脫硫吸收塔,使煙氣在脫硫吸收塔頂部不會產生不穩定流動現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設置集氣段的脫硫吸收塔,所述集氣段設置在脫硫吸收塔頂部,所述集氣段塔壁由下至上向內傾斜,所述集氣段一側與出口煙道連通。
進一步,所述集氣段塔壁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50~60°;
進一步,所述脫硫吸收塔頂部沿出口煙道出氣方向向上傾斜;
進一步,所述脫硫吸收塔頂部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1~3°;
進一步,所述脫硫吸收塔頂部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2°。
本實用新型的設置集氣段的脫硫吸收塔,在脫硫吸收塔頂部設置集氣段,使原來塔頂的90°尖角變為140~150°和120~130°,消除尖角,使煙氣在脫硫吸收塔頂部不會產生不穩定流動;進一步,所述脫硫吸收塔頂部沿出口煙道出氣方向向上傾斜,可使出口煙道內的冷凝液回流,不腐蝕煙道。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實用新型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示出了設置集氣段的脫硫吸收塔示意圖;
圖2示出了圖1的A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
參見圖1、圖2,本實施例的設置集氣段的脫硫吸收塔,在脫硫吸收塔頂部設置有集氣段1,所述集氣段1為上小下大的圓臺形,集氣段1的塔壁2由下至上向內傾斜,所述集氣段1的塔壁2與水平方向的夾角a為50~60°,所述集氣段1下部與脫硫吸收塔一側通過煙氣出口3與出口煙道連通;此外,所述脫硫吸收塔頂部沿出口煙道出氣方向向上傾斜,所述脫硫吸收塔頂部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2°.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電投遠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電投遠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2852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平線材軋機吐絲管入口套管
- 下一篇:人形玩偶翻單杠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