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加強支撐結構的轎車置物板總成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27838.1 | 申請日: | 2009-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345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毛顯紅;倪春燕;肖攀;劉楊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20 | 分類號: | B62D25/20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強 支撐 結構 轎車 置物板 總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車身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轎車置物板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汽車置物板總成包括置物板1、邊板2、支撐架3、加強角板4等,置物板本身是結構很復雜的板筋件,位于后減震彈簧上支座的車身中后部,其與邊板、支撐架焊接成一體,并呈倒U型,形成車身中后部上車體主要承力構架。這種結構的汽車置物板總成,當地面對車身的作用力由后懸彈簧經置物板支撐架傳到置物板時,通過CAE分析發現,車身承受扭轉力時,置物板兩側角點A、B區域應力集中嚴重,容易開裂。由于現有置物板由兩側豎向的支撐架支撐,其跨度較大,導致車身中后部抗扭剛、強度差,進而降低了整個車身的疲勞耐久性能。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抗扭剛、強度高的帶加強支撐結構的轎車置物板總成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帶加強支撐結構的轎車置物板總成,其包括置物板、邊板、支撐架、加強角板和支撐板,所述置物板兩端均焊接有邊板和支撐架,支撐架相對于置物板進行豎向焊接,使置物板總成整體形成倒U形,加強角板焊接在置物板兩端與支撐架連接的形成的拐角處;從所述置物板的中部至兩端豎向的支撐架之間呈“八”字型對稱安裝支撐板,從而形成三角型框架結構,這種結構可以改善置物板受力狀態,降低置物板兩側角點的應力集中,提高置物板結構疲勞強度,最終提高車身疲勞耐久性能。
采用此種結構,通過對安裝了置物板支撐板的車身進行疲勞強度分析,并通過試驗驗證,發現置物板疲勞強度有了明顯提高,滿足了設計目標值。并通過多款車型驗證,該置物板支撐結構形式及安裝方式適用于多種轎車。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置物板支撐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板斷面視圖。
其中,A-現有置物板上角點高應力區;B-現有置物板下角點高應力區;1-置物板;2-邊板;3-支撐架;4-加強角板;5-支撐板;51-彎頭部;52-裝配圓孔。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2和圖3,本轎車置物板總成包括置物板1、邊板2、支撐架3、加強角板4和支撐板5。置物板1兩端均焊接有邊板2和支撐架3,支撐架3相對于置物板1進行豎向焊接,使置物板總成整體形成倒U形,加強角板4焊接在置物板1兩端與支撐架3連接的形成的拐角處。從所述置物板1的中部至兩端豎向的支撐架3之間呈“八”字型對稱安裝有支撐板5,形成三角型框架結構。由于支撐板5為長條形板筋件,為減小支撐板5與置物板1連接面,避免零件接觸產生異響,同時,也為了增強連接部位強度,其與置物板1連接部位一端設計成彎頭部51,彎頭部位向上彎,該彎頭部與置物板1形成接近豎向的結合。由于支撐板件尺寸較長,為提高板件本身的剛強度,沿周邊設計有翻邊,支撐板剖面設計為波浪型,支撐板兩端設計有兩個裝配圓孔52,這種結構形式的支撐板件具有良好的結構強度。
支撐板5具體安裝是在在現有的置物板總成結構中,支撐板5的彎頭部51與置物板1中間部位連接,支撐板的直頭端與支撐架3連接,都采用螺栓連接方式。安裝完成后兩支撐板呈“八”字型,置物板、支撐板、加強角板共同形成左、右兩個三角形結構。由于三角形框架本身結構強度高,能有效提高置物板部位車身剛、強度,并由三角形框架結構共同承擔車身扭轉力矩,以改善置物板受力狀態,降低置物板兩側A、B區域的應力集中(如圖1),提高置物板結構疲勞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278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調節的自行車貨架及安裝該貨架的自行車
- 下一篇:扶梯式鐵路敞車角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