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內齒圈用模具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26041.X | 申請日: | 2009-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4744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18 |
| 發明(設計)人: | 宗康倫;趙蕓;黨黛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1/62 | 分類號: | C21D1/62;C21D9/40;C23C8/2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郭 云 |
| 地址: | 402263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齒圈用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尤其是控制齒輪內齒圈滲碳淬火時變形的專用模具。
技術背景:
變形控制是熱處理中的難題,尤其是對薄壁、大直徑內齒圈滲碳淬火的變形控制。對于內齒圈的熱處理,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調質、調質后氮化、表面硬化和滲碳淬火,其中滲碳淬火后的表面硬度、耐磨性、接觸疲勞及彎曲疲勞強度等性能,都優于其他熱處理方法,不過采用滲碳淬火,雖然克服了調質等熱處理方法存在的耐磨性差等缺陷,但無法從根本控制變形較大等缺陷。且對于內齒圈傳統的熱處理沒有采用模具等裝備對內齒圈的變形進行控制,內齒圈滲碳淬火后存在變形大、翹曲等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內齒圈用模具,能夠使內齒圈熱處理時的無規律變形得到控制,從而達到減小變形的目的。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采用一種內齒圈用模具,它包括內模和外模,內模裝在外模內,其要點是:該模具還包括吊桿、底板、蓋板、斜鐵,所述吊桿側面呈倒“T”字形,所述底板套入吊桿下端;所述外模安裝在底板上,外模由結構相同可相互分離的四個部分組成,該四個部分依依相接合成圓柱體,安裝時由內模定位,外模與內模配合共同對內齒圈起支撐作用;所述外模中央設有上大下小的錐度通孔,外模外側壁設有外模環形槽和外模軸向槽,如此,外模側壁上呈現出多個支點,支點對內齒圈上、中、下三點環形多段支撐以降低圓周方向的應力分配不均,減小橢圓變形;所述內模為上大下小的圓臺,中央設有通孔,外側壁設有內模環形槽,該內模外側壁與所述外模內側壁貼合;所述蓋板蓋裝在內模和外模上端,通過螺栓與內模連接,在伸出所述蓋板的吊桿上有斜鐵,該斜鐵抵接在所述蓋板和吊桿的臺階之間,通過蓋板和底板將齒圈定位,控制內齒圈的翹曲變形,并對整個內齒圈與模具起固定作用。
所述吊桿上端固定有吊環,便于模具的調動。
所述內模和外模上端面裝有墊塊,在內模上加墊鐵使內模下沉可調大模具尺寸;在外模的端面增加墊塊,使內模升高可調小模具尺寸。
所述吊桿下部側壁設有插桿孔,在該插桿孔中伸入定位桿,可固定吊桿,防止其下滑。
所述外模和內模外側壁環形槽中分別設有外模徑向通孔和內模徑向通孔,在外模外側壁環形槽中還設有外模軸向通孔,通孔便于淬火介質形成上下、環行流動,保證內齒圈淬火冷卻的均勻性。
本實用新型的效果是:解決了內齒圈在滲碳淬火過程中體積發生無規律變化,而產生的橢圓、錐度、翹曲及齒向變形等問題,同時,在卸模時,卸掉斜鐵,整個模具處于松懈狀態,便于脫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外模7剖視圖;
圖3為圖1的外模7俯視圖;
圖4為圖1中內模5剖視圖。
上述附圖中各編號的意義是:1.斜鐵,2.吊環,3.吊桿,4.螺栓,5.內模,6.蓋板,7.外模,8.內齒圈,9.底板,10.定位桿,11.外模軸向通孔,12.外模環形槽,13.外模徑向通孔,14.內模環形槽,15.內模徑向通孔,16.墊塊,17.外模軸向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請參見圖1~圖4:內齒圈用模具包括內模5、外模7、底板9、蓋板6、斜鐵1、定位桿10、吊環2、吊桿3,吊桿3側面呈倒“T”字形,底板(9)套入吊桿(3)下端,外模7安裝在底板9上,外模7由結構相同可相互分離的四個部分組成,該四個部分依依相接合成圓柱體(見圖3),所述外模7中央設有上大下小的錐度通孔,外模7外側壁設有外模環形槽12和外模軸向槽17;所述內模5為上大下小的圓臺,中央設有通孔,外側壁設有內模環形槽14(見圖4),該內模5外側壁與所述外模7內側壁貼合;所述蓋板6蓋裝在內模5和外模7上端,通過螺栓4與內模5連接,在伸出所述蓋板6的吊桿3上插入有斜鐵1,該斜鐵1抵接在所述蓋板6和吊桿3的臺階之間(見圖1)。
由圖1還可以看出:吊桿3上端固定有吊環2,吊桿3下部側壁設有插桿孔,在該插桿孔中伸入定位桿10,內模5和外模7上端面裝有墊塊。
參見圖1和圖3:所述外模7和內模5外側壁環形槽中分別設有外模徑向通孔13和內模徑向通孔15,在外模7外側壁環形槽中還設有外模軸向通孔11。
本實用新型的實現過程是這樣的:吊環2與吊桿3組裝后套入底板9內,將外模7放于底板9上,通過加減外模上端墊塊16的方式,調節外模7的直徑,矯正不同尺寸的內齒圈8。內齒圈8滲碳出爐后,置于外模7外側,再將內模5吊入外模7內,內模5與蓋板6用螺栓4連接,由外模7與內模5配合共同對內齒圈起支撐作用。最后在吊桿3上打入斜鐵1,通過蓋板6、底板9將齒圈定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2604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數據庫模式重構系統和方法
- 下一篇:一種Y染色體微缺失的基因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