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爐灶煙囪余熱利用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26024.6 | 申請日: | 2009-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6376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成;羅久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教程工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B1/182 | 分類號: | F24B1/182;F24B1/18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0712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爐灶 煙囪 余熱 利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煙囪余熱利用。尤其是一種家用爐灶煙囪余熱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廣大農村使用的炊事、取暖爐灶設備,煙氣中含有大量的熱量,未經利用白白的排放,浪費了資源。大多數生產廠家多關注爐灶本身的功能、多樣化、操作維護簡單及爐灶的熱效率改進,并且對部分爐灶采取了單體雙頭結構,但對煙囪排煙時釋放的余熱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能源浪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爐灶煙囪余熱利用裝置是為了充分利用爐灶煙囪煙氣中所含的大量熱量,提出一種結構簡單、經濟實用、多功能、高效率利用煙氣中余熱的裝置。以達到充分利用熱能節約能源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爐灶煙囪余熱利用裝置。其技術方案是在爐灶出煙口上通過煙囪連接頭與裝置連接相通,使煙氣從中穿過,煙氣中的熱量與器具進行熱交換,從而吸收煙氣中的余熱。
本實用新型爐灶煙囪余熱利用裝置設有集煙腔、進煙管和出煙管,其三者連接相通。
本實用新型爐灶煙囪余熱利用裝置,集煙腔的周圍設有保溫層,其頂端部設有活動可調的器具支撐圈蓋。以方便調節器具與煙氣的接觸面,并在其側面設有出煙管,出煙管與室外煙囪連接相通。
本實用新型爐灶煙囪余熱利用裝置的進煙管下端通過煙囪連接頭與爐灶出煙口連接相通,并置于爐灶出煙口的上端。進煙管上端置于集煙腔的下端中心部與器具成垂直度,并在進煙管上端口處設有喇叭型的擋煙圈,擋煙圈的外圍與集煙腔內壁保溫層之間型成一個煙道,煙道與出煙管相通。
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爐灶煙囪余熱利用裝置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集煙腔2、出煙管3、進煙管4、保溫層5、鍋具(器具)6、擋煙圈7、煙道8、爐灶9、可調器具支撐圈10、支撐架11、爐灶出煙口12、煙囪連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爐灶煙囪余熱利用裝置做進一步說明:如圖可知當爐灶8使用時,煙氣經過爐灶出煙口11和煙囪連接頭12通過進煙管3進入集煙腔1內,煙氣在集煙腔1內,受擋煙圈6的作用,充分與鍋具5的受熱面接觸進行熱交換,剩余的煙氣經煙道7通過出煙管2進入煙囪排向室外,依此循環使煙氣不斷的向鍋具5傳送熱量,從而達到余熱高效率利用。顯然,為了保證使用不同的器具(如:鋁鍋,鐵鍋,水壺,熱水箱等)可以調節器具支撐圈9,為了保證爐灶煙囪熱利用裝置的固定性,可以在下面增加不同的支撐架10。
顯然,本實用新型爐灶煙囪余熱利用裝置有效利用了能源,被加熱器具的熱效利用提高,而且多用途,可以用來做粥、煲湯、燒水、蒸飯、配加熱水箱可以用于洗滌、沐浴、取暖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教程工貿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教程工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2602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鋼筋支架
- 下一篇:制作玻璃纖維增強石膏建筑構件的整模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