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拆卸接觸件固定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25374.0 | 申請日: | 200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21911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10 |
| 發明(設計)人: | 席永軍;趙仕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426 | 分類號: | H01R13/426 |
| 代理公司: | 遵義市遵科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宋妍麗 |
| 地址: | 563006***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拆卸 接觸 固定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涉及一種可拆卸接觸件固定結構,屬于電連接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電連接器接觸件的固定包含插針和插孔的固定,其固定方式包含有:1)采用開口擋圈固定;2)倒鉤過盈配合固定;3)兩體式絕緣體裝入撐簧圈并粘接后固定接觸件。可根據實際使用場合,采用不同的固定結構形式。但上述幾種結構中,開口擋圈結構、倒鉤過盈配合結構一般不可拆卸,且倒鉤過盈配合要求絕緣體材料為高韌性材料。兩體式絕緣體裝入撐簧圈并粘接后固定接觸件,其絕緣體為兩體式,需要將兩絕緣體粘接固定,同時需要金屬殼體保護,其連接器的體積較大。因此,上述結構無法解決空間尺寸較小的整體式絕緣體的連接器接觸件的固定以及維修時的可拆卸性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針對上述結構的不足,提供一種后送前取可拆卸接觸件新結構,實現接觸件的快速、可靠固定和可拆卸性。
本實用新型所述可拆卸接觸件固定結構,由絕緣體、鎖緊環及接觸件組成,絕緣體設有與鎖緊環及接觸件外形對應的臺階安裝孔,鎖緊環套裝在接觸件外,同時安裝于絕緣體臺階安裝孔內,該安裝孔使鎖緊環在其徑向力作用下收縮。
所述接觸件中部設有兩臺階,兩臺階之間外徑與鎖緊環內孔對應,鎖緊環卡在接觸件中部兩臺階之間。
所述鎖緊環為開口圓環,軸向開有通直槽,鎖緊環一端的外圓為圓錐斜面,另一端為圓柱面,所述圓錐斜面底端與圓柱面之間設置凸出臺階。
所述鎖緊環由鈹青銅材料制造。
本實用新型連接器接觸件的固定結構簡單、可靠,裝配、拆卸快速,適于批量化生產,對硬質塑料、脆性塑料以及韌性塑料的絕緣體固定接觸件均適用。特別為熱固性類硬脆性塑料和脆性的熱塑性塑料的一體式絕緣固定接觸件提供了一種實用有效的結構方案,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系本實用新型主剖視圖;
圖2系本實用新型中絕緣體主剖視圖;
圖3系本實用新型中鎖緊環主剖視圖;
圖4系圖3俯視圖;
圖5系本實用新型接觸件主視圖;
圖中:1-絕緣體、11-內孔倒角、12-內孔臺階、2-鎖緊環、21-圓錐斜面、22-臺階、23-直通槽、3-接觸件、31、34-接觸件中部臺階、32-接觸件中部大直徑段、321-接觸件中部大直徑段、322-接觸件中部小直徑段。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可拆卸接觸件固定結構由絕緣體1、鎖緊環2和接觸件3組成,絕緣體設有與鎖緊環及接觸件外形對應的臺階安裝孔,鎖緊環2套裝在接觸件3外,同時安裝于絕緣體臺階安裝孔內,該安裝孔使鎖緊環在其徑向力作用下收縮。
鎖緊環2為開口圓環,由高彈性模量的鈹銅材料制造,制作時沿圓周軸向開直通槽23,鎖緊環2外圓一端為圓錐斜面21,另一端為圓柱面,圓錐斜面的底部與圓柱面之間設置臺階22。
接觸件3可為插針或插孔,與鎖緊環2組裝后如圖5所示。接觸件3中部設有臺階31、34,兩臺階之間直徑較臺階31、34處較小,與鎖緊環內孔相對應,為便于拆卸,將此處設置為大直徑段321及小直徑段322,鎖緊環2卡在接觸件3兩臺階31、34之間,鎖緊環錐形斜面21端安裝在接觸件中部小直徑段322處,鎖緊環圓柱端安裝在大直徑段321處,這樣鎖緊環可徑向自由轉動,軸向竄動被兩端的臺階31、34限制。
絕緣體3設有固定鎖緊環的臺階孔,其中在裝入端設有起導向作用的倒角11,便于鎖緊環2與接觸件3一起裝入絕緣體3中,起固定作用的另一端設有臺階12。
鎖緊環與接觸件裝入絕緣體內后,鎖緊環2在絕緣體及接觸件之間徑向收縮,絕緣體臺階12用以限制接觸件3向鎖緊環裝入端方向運動,實現接觸件3的可靠固定。當需要拆卸鎖緊環2時,用專用工具壓縮斜面21,使鎖緊環2徑向尺寸變小,從絕緣體1中順利退出,實現可拆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253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