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兼作床用的沙發(fā)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20123972.4 | 申請日: | 2009-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523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崔忠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崔忠民 |
| 主分類號: | A47C17/13 | 分類號: | A47C17/13;A47C17/16 |
| 代理公司: | 寧波誠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豐強 |
| 地址: | 315806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qū)***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兼作床用 沙發(f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沙發(fā),尤其涉及一種展開后能當作床使用的沙發(fā)。
背景技術
隨著生產(chǎn)力的高度發(fā)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特別對各種家具的質量、外觀、功能等要求越來越高。沙發(fā)和床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常見的沙發(fā)和床都是固定式不能折疊和變換的。
也有為方便搬移運輸和提高功能性,也有多種折疊式的沙發(fā)床公開,如參考專利號為ZL02292221.0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折疊式沙發(fā)床》(授權公告號:CN2638546Y),該專利包括沙發(fā)頭、折葉、掛鉤、鐵絲、彈簧、床身構成,床身的后端位置鉚釘連接在折葉的一側位置,床尾的前部位置鉚釘連接在折葉的另一側位置,床尾的后部位置鉚釘連接在掛鉤的尾端位置,類似的還有ZL88205741.3,Z200520065230.2,ZL92106024.6,但折疊式的沙發(fā)床普遍存在結構復雜、操作麻煩、整體剛性和穩(wěn)定性差的缺點,這樣使用壽命受到一定限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的技術現(xiàn)狀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穩(wěn)定性佳的兼作床用的沙發(fā)。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兼作床用的沙發(fā),包括靠背和座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體包括后座和前座,該前座位于前述后座的下方并可相對后座向前伸出,所述的靠背能轉動地設于前述后座的后端部。
進一步,所述的靠背后端部能收攏地設有支撐腿。所述的座體兩側分別設有扶手。
進一步,至少一個所述的扶手一側設有一能收納于扶手的茶幾。
所述的茶幾上端部鉸接于所述扶手上端部的一側,中部背面連接有一能伸縮的支撐機構,該支撐機構的另一端則連接于所述扶手的下端中部上。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支撐機構包括
第一管件,上端部與所述茶幾的中部背面鉸接,下端部徑向開設有一通孔;以及
第二管件,伸縮地設置于前述的第一管件內,上端部彈性地設有一與前述通孔配合以支撐所述茶幾的凸塊,下端部與所述扶手的下端中部鉸接。
后座與前座之間的伸縮定位通過如下結構實現(xiàn):
所述后座的底部前端設有一橫條,對應地,所述的前座底部設有與前述橫條配合以限制前座繼續(xù)向內運動的擋片。所述后座的底部中端設有一限制所述前座繼續(xù)向外移動的擋塊,
靠背與后座的調整結構優(yōu)選如下設計:所述的靠背通過一棘輪式鉸鏈機構能轉動地設于前述后座的后端部,該棘輪式鉸鏈機構包括
棘輪,設于所述的靠背前端部,外周具有棘齒,兩側分別成型有第一擠推部和第二擠推部;
棘爪座,設于所述后座的后端部;
棘爪,能在一定角度內轉動地設于所述棘爪座的端部,用于定位前述棘輪上的棘齒;
凸輪,具有兩側供前述第一擠推部和第二擠推部推動而使凸輪旋轉的第一承接部和第二承接部、旋轉后用于下壓前述棘爪以使前述的棘齒通過的擠壓部及供棘爪定位的凸輪槽,該凸輪槽成型于前述的承接部與擠壓部之間,該凸輪通過一銷軸穿設于前述棘輪端部;以及
鈕簧,賦予前述的棘爪一復位力。進一步,所述的鈕簧套設于一短軸上,而該短軸則設于所述棘爪座上,并且,所述鈕簧的一端與所述的棘爪相抵,另一端與所述棘爪座的內壁相抵。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根據(jù)需要輕松操作可實現(xiàn)沙發(fā)、床及折疊三種狀態(tài)的變換,結構簡單,整體穩(wěn)定性佳;另外,棘輪式鉸鏈機構為多級調節(jié)、定位準確牢固,操作時只要扳動棘輪即可,非常方便實用。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作為沙發(fā)時的狀態(tài)圖。
圖2為圖1保留框架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作為床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折疊收攏后結構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處于圖4狀態(tài)下棘輪式鉸鏈機構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處于圖3狀態(tài)下棘輪式鉸鏈機構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7為實施例處于圖2狀態(tài)下棘輪式鉸鏈機構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2中支撐機構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兼作床用的沙發(fā)包括靠背1、后座5和前座6,前座6位于后座5的下方并可相對后座5向前伸出,靠背1通過棘輪式鉸鏈機構7能轉動地設于后座5的后端部,靠背1后端部能收攏地設有支撐腿11,后座5兩側分別設有扶手2,每個扶手2一側均設有一能收納于扶手的茶幾3。本實施例中的靠背1、后座5和前座6都有內部的框架和包覆于框架外的藤條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崔忠民,未經(jīng)崔忠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2397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