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射頻卡讀寫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23872.1 | 申請日: | 2009-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651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新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州佳視電子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17/00 | 分類號: | 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 地址: | 313008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射頻卡 讀寫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射頻卡讀寫裝置,尤其涉及帶有IRDA接口的多標準射頻卡讀寫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市場上已廣泛存在非接觸式只讀智能卡或射頻卡簡稱(RFID卡),其工作頻率多為125KHz。早期的射頻卡讀卡模塊往往只能識別一種國際標準,不具備對其他國際標準射頻卡的使用兼容性,兼容性差,不同國際標準的射頻卡不能在同一系統中使用。本人之前申請了專利號為200420002521.2,名稱為一種非接觸智能卡讀寫裝置,該非接觸智能卡讀寫裝置能夠識別多個國際標準,兼容性好,通用性強,解決了之前非接觸式只讀智能卡兼容性差的缺點。但該非接觸智能卡讀寫裝置沒有通用的標準接口;不具備與外部進行數據交換的能力,無法實現數據管理。因此如何開發出一種具有標準接口,能夠與外部進行數據交換,實現數據管理的射頻卡讀寫裝置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研究的重要課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射頻卡讀寫裝置,具有標準接口,能夠與外部進行數據交換,實現數據管理。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射頻卡讀寫裝置,包括MCU控制電路模塊、射頻卡讀寫電路模塊、天線及電源,MCU控制電路模塊的控制輸出端連接于射頻卡讀寫電路模塊的輸入端,MCU控制電路模塊的地址數據總線與射頻卡讀寫電路模塊的地址數據總線相連接,射頻卡讀寫電路模塊的信號線與天線相連,所述MCU控制電路模塊和射頻卡讀寫電路模塊均與電源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IRDA串行接口器件,MCU控制電路模塊的串行端口與IRDA串行接口器件的通信信號端口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MCU控制電路模塊包括MCU微處理器及與MCU微處理器連接的第一輔助振蕩電路模塊。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MCU微處理器為89C51集成電路芯片。
進一步的,所述的射頻卡讀寫電路模塊包括智能讀寫集成電路模塊及與智能讀寫集成電路模塊連接的第二輔助振蕩電路模塊。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智能讀寫集成電路模塊為RC632集成電路芯片。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RC632集成電路芯片執行ISO/IEC?14443A、ISO/IEC14443B和ISO/IEC?15693三種國際標準。
進一步的,所述IRDA串行接口器件由標準集成電路模塊構成。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標準集成電路模塊為TFDS4500芯片。
進一步的,所述的IRDA串行接口器件上連接有與MCU控制電路模塊進行無線數據交換的IRDA數據采集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以微控制器技術、多國際標準非接觸智能IC卡識別和標準IRDA串行接口技術為基礎,通過微控制器MCU芯片內的程序實現射頻卡讀寫電路的控制、操作,分析智能卡數據內容、驗證智能卡的用戶有效性、對有效數據進行處理、存儲和輸出.射頻卡讀寫電路通過天線與射頻卡進行數據交換、判斷非接觸卡的物理有效性、和MCU進行數據傳輸、并在MCU的控制下進行數據讀寫.微控制器MCU通過標準IRDA串行接口器件與外部IRDA數據采集器進行無線數據交換,實現數據管理和控制.本實用新型具有標準IRDA接口,為實現射頻卡應用系統的整合和數據管理等深層次開發奠定了基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優點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結構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州佳視電子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湖州佳視電子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238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IROCV在線復測系統
- 下一篇:一種有色貼膜式眼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