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鉆孔樁鋼筋籠下放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23340.8 | 申請日: | 2009-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395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鄭為成;吳維忠;曾平喜;唐衡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舟山連島工程建設指揮部;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34 | 分類號: | E02D5/34;B66F1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豐禾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鵬舉 |
| 地址: | 316032 浙江省舟山市金***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鉆孔 鋼筋 下放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鉆孔樁施工過程中使用的將鋼筋籠下放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深水或深海建橋時都需要用鋼護筒打鉆孔樁。鉆孔樁施工過程中,鋼護筒內的鋼筋籠一般要分節接長下放,當某節鋼筋籠下放到位后,其后與之連接的單節鋼筋籠再次起吊下放時,需要將先前下放到位的鋼筋籠進行臨時固定,以方便后續下放的鋼筋籠連續接長操作。當樁基鋼筋籠重量較輕時,通常采用小型扁擔梁將鋼筋籠平擔在施工平臺上或鋼護筒的頂端,其缺陷是當鋼筋籠重量較重時,扁擔梁截面形式過小,容易造成鋼筋籠失穩掉落樁孔內,且鋼筋籠位置和形態難以控制,位置難以控制是因其自重導致下沉,形態是因其自重壓力下鋼筋籠容易變形。
由此可設計一可移動的下放平臺,在樁基鋼筋籠接長下放過程中,以及混凝土灌注之前,用于替代起重設備承受樁基鋼筋籠(最重達90t)的自重,避免了扁擔梁支撐和卸扣鉤掛的缺點,使得樁基施工質量更加可靠。設計的原則是考慮周轉通用并方便移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鉆孔樁施工過程中具體是鋼筋籠接長下放過程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承重力好,便于鋼筋籠定位且不易變形,使施工更加方便的鉆孔樁鋼筋籠下放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鉆孔樁鋼筋籠下放裝置,包括至少2個鋼絲繩下放架和與鋼絲繩下放架數量匹配的連接吊板,鋼絲繩下放架設置在鋼護筒的頂部,連接吊板焊接在鋼筋籠上;每個鋼絲繩下放架上均繞設鋼絲繩,鋼絲繩的一端固定連接吊耳,吊耳與連接吊板可拆卸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鋼絲繩下放架是4個,分別規則的設置在鋼護筒頂部;連接吊板是4個,規則的焊接在鋼筋籠上,其位置與鋼絲繩下放架對應。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的一種鉆孔樁鋼筋籠下放裝置,通過鋼絲繩下放架上鋼絲、吊耳、連接吊板帶動鋼筋籠平穩下放,整個裝置承重力好,便于鋼筋籠定位而且不易變形,可以使施工更加方便。該鉆孔樁鋼筋籠下放裝置還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優點,非常適合鋼筋籠接長下放過程中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的一種鉆孔樁鋼筋籠下放裝置,包括至少2個鋼絲繩下放架5和與鋼絲繩下放架5數量匹配的2個連接吊板2。鋼絲繩下放架5設置在鋼護筒4的頂部,連接吊板2焊接在鋼筋籠1上;每個鋼絲繩下放架5上均繞設鋼絲繩6,鋼絲繩6的一端固定連接吊耳3,吊耳3與連接吊板2可拆卸連接。
上述鋼絲繩下放架5最好是4個,以鋼護筒為圓心分別規則的設置在鋼護筒4的頂部,連接吊板2是4個,規則的焊接在鋼筋籠1上,其位置與鋼絲繩下放架5對應,4個鋼絲繩下放架5控制鋼筋籠1下放,整個過程更加平穩和安全。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專利較好的實施方式,凡采用本技術方案描述的構造、特征及在其精神原理上的變化、修飾均屬于本專利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舟山連島工程建設指揮部;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省舟山連島工程建設指揮部;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2334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