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效多用途單錐干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21704.9 | 申請日: | 2009-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17061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03 |
| 發明(設計)人: | 馬錫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錫林 |
| 主分類號: | F26B3/20 | 分類號: | F26B3/20;F26B3/24;F26B3/08;F26B3/12;F26B25/04 |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中唯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潘浙軍 |
| 地址: | 318020浙江省臺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多用途 干燥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干燥器,特別是涉及一種高效多用途單錐干燥器。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干燥器類型較多,其中使用最多的是一種真空回轉干燥器。
真空回轉干燥器源自雙錐混合器,多為兩頭錐形的圓柱形器身1′,也俗稱雙錐干燥器,其結構如圖1所示,器身1′中部有兩中空懸軸21′、22′,用以提供設備的旋轉支撐和真空、熱水的通道3′的鋪設。
器身1′結構為隔熱層11′和加熱層12′內外兩層,加熱層12′中設置有熱介質夾道。使用時,作為熱介質的蒸汽或溫水由一端中空懸軸21′進入加熱層12′的熱介質夾道,再從加熱層12′另一端中空懸軸22′的排氣管排出,經冷凝回收其中的溶媒,而物藥在容器中轉動干燥。
此設備在上世紀80年代由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開發,并很快在全國得到推廣,目前國內有多個制造廠家。
經多年的使用后發現,該結構干燥器存在以下問題:
1、干燥周期長
因設備普遍的大體積器身1′限制了其轉速,腔內物料的翻動頻率低直接導致了干燥速度偏低,一個干燥周期一般需要12個小時到48個小時甚至更長。
2、設備利用率低
為使物料能在腔體內得到充分翻動,保證干燥效果,一般在干燥時設備腔體內的物料量一般都不超過器身總容量的1/2,導致設備的實際利用率很低,在限制生產效率的同時增加了單位能耗。
3、受熱不勻
設備的加熱層12′與腔體內空氣間存在較大溫差,物料在干燥時的受熱不均、難以保證均勻干燥,溶劑殘留量也就較難達到規定的質量要求。
4、易結塊
真空回轉干燥器內物料的翻動方式為滑轉式成堆翻動,極易出現物料結塊現象,需要進行二次粉碎和二次干燥。
此外,為提高干燥效率,在設備腔體內一般都設置有氣流循環裝置,即在器身轉動時往其中同時充入干燥氣體和真空抽氣操作,實現腔體內氣流快速流動,提高干燥效果。但目前設備設置是氣體常溫直接進入內腔,腔內氣體被真空抽走時會帶走大量的熱量,降低了熱使用效率和干燥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高效多用途單錐干燥器,具有物料受熱均勻、熱效率高、干燥速度快、干燥質量高、進出料和清潔消毒方便的特點、附合GMP要求等特點,并可完全杜絕干燥物料積塊現象的出現,保證了物料的干燥速度和干燥質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效多用途單錐干燥器,包括器身,器身由隔熱層和加熱層組成,其中加熱層中設置有熱介質夾道,夾道設置有與外界連通的熱介質進口和熱介質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器身為單頭錐的圓錐形器身,器身內設置有螺旋形攪拌槳,攪拌槳由設置在器身頂部支架上的電機帶動旋轉。
上述螺旋式攪拌槳的底端面與器身內腔底部之間的距離最小可設置到2mm。
上述螺旋形攪拌槳槳片的方向為斜向下設置。
上述螺旋形攪拌槳槳片結構為一體的螺旋體或分體間隔設置的螺旋葉片。
上述螺旋形攪拌槳內設置有與外界連通的熱介質循環通道。
上述熱介質循環通道首先經攪拌槳旋轉主軸頭部并直達主軸底部,而后繞螺旋形攪拌槳的槳片盤旋而上,最后由旋轉主軸頭部返回與外界熱源形成循環回路。
上述器身上還包括一氣流循環裝置,氣流循環裝置由位于熱介質夾道中的氣管、與氣管連通位于器身下部的進氣裝置、設置在器身上部并與器身內腔連通的真空抽氣通道組成。
上述氣管與外界的進口設置在器身外上部,氣管中部管路在熱介質夾道中環繞盤旋而下,氣管出口由器身下部伸出并與進氣裝置連接。
上述進氣裝置為一帶環形腔的環形體,所述環形腔在外側壁設置有一進口與氣管連通,環形腔在內側壁設置有若干個充氣孔。
上述干燥器還包括有一噴霧干燥裝置,其由位于器身外的儲液桶、物料輸送管道和位于器身內腔頂部的噴頭體組成,所述噴頭體上設置有若干個出料孔。
上述出料孔孔徑為0.5mm-2mm。
本實用新型的物料攪拌由內置式的高轉速大扭矩的攪拌槳轉動來實現,物料攪拌均勻度高、能耗低、干燥速度快,工作時的物料裝量可達到80%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錫林,未經馬錫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2170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塔式起重機料斗的棘輪機構
- 下一篇:升降貨物箱的斷繩防墜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