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把式機械轉向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20945.1 | 申請日: | 2009-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574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胡樹根;李杰;錢煒苗;宋小文;吳鋒;王耘;陳向陽;周群健;高永好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飛神車業有限公司;步陽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2D7/20 | 分類號: | B62D7/20;B62D7/18;B62D3/12;B62K21/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張法高 |
| 地址: | 3213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把式 機械 轉向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轉向機構,尤其涉及一種手把式機械轉向機構。
背景技術
全地形車通常在土路、雪地、沼澤、沙灘等不平坦路面上行駛,要求具有良好的動力性、通過性,以及便捷的操縱性?,F有全地形車的轉向系統多采用手把-拉桿式轉向操縱機構,通過轉向橫拉桿帶動車輪轉向節在縱向方向的偏轉實現整車的轉向。然而,由于轉向軸的傾斜布置,轉向橫拉桿與車輪轉向節連結點均處于車輪的內側。這種機構容易導致轉彎時內、外側車輪偏轉角相差過大,僅能實現有限的轉動角度。
不合理的轉向機構參數加大行駛的附加阻力,加快輪胎的磨損。因此,雖然該轉向機構結構簡單,但球頭銷等關鍵點空間位置的確定隨之就變得尤為重要,使得設計改進過程變得很復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操縱簡單、安裝方便的手把式機械轉向機構。
手把式機械轉向機構包括轉向手把、上托架、下托架、轉向軸、轉向柱管、轉向柱管支座、萬向節、齒輪齒條式轉向器、橫拉桿、轉向節,轉向手把通過上托架、下托架與轉向軸連接,轉向軸通過萬向節與齒輪齒條式轉向器連接,轉向軸外設有轉向柱管并通過轉向襯套和圓錐滾子連接,轉向柱管外設有轉向柱管支座,齒輪齒條式轉向器一端經橫拉桿與轉向節連接,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另一端經橫拉桿與轉向節連接,轉向柱管支座、齒輪齒條式轉向器與車架連接。
所述的橫拉桿兩端與齒輪齒條式轉向器、轉向節之間采用球形鉸鏈。
本實用新型有效地解決了轉向手把中置,轉向齒條兩端對稱輸出的空間布局問題,同時能實現較大范圍的車輪轉角以及合理的車輪內、外偏角,具有結構合理、操縱簡單以及安裝方便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手把式機械轉向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2(a)為本實用新型的橫拉桿的金屬接頭的主視圖;
圖2(b)為本實用新型的橫拉桿的金屬接頭的左視圖;
圖2(c)為本實用新型的橫拉桿的金屬接頭的俯視圖;
圖中:轉向手把1、上托架2、下托架3、轉向軸4、轉向柱管5、轉向柱管支座6、萬向節7、齒輪齒條式轉向器8、橫拉桿9、轉向節10。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手把式機械轉向機構包括轉向手把1、上托架2、下托架3、轉向軸4、轉向柱管5、轉向柱管支座6、萬向節7、齒輪齒條式轉向器8、橫拉桿9、轉向節10,轉向手把1通過上托架2、下托架3與轉向軸4連接,轉向軸4通過萬向節7與齒輪齒條式轉向器8連接,轉向軸4外設有轉向柱管5并通過轉向襯套和圓錐滾子連接,轉向柱管5外設有轉向柱管支座6,齒輪齒條式轉向器8一端經橫拉桿9與轉向節10連接,齒輪齒條式轉向器8另一端經橫拉桿9與轉向節10連接,轉向柱管支座6、齒輪齒條式轉向器8與車架連接。
如圖2所示,橫拉桿9兩端與齒輪齒條式轉向器8、轉向節10之間采用球形鉸鏈。橫拉桿9兩端設有的金屬接頭,右端加工有內螺紋,用于與橫拉桿9中部的桿件端部的外螺紋連接,同時可調節其安裝時的空間位置;左端加工有內圓弧面,以實現橫拉桿9與齒輪齒條式轉向器8、轉向節10之間的球形副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轉向手把1與轉向軸通過上托架2、下托架3連接為整體。轉向軸4穿過轉向柱管5,上端借助轉向襯套支承(圖1中未畫出),下端則支承在轉向柱管支座6中的圓錐滾子軸承上(圖1中未畫出)。轉向柱管5通過轉向柱管支座6固定在車架上。轉向軸4下端通過萬向節7連接齒輪齒條式轉向器8,以便調整轉向軸4與齒輪齒條式轉向器8的安裝位置。
齒輪齒條式轉向器8固定安裝在車架上,轉向齒條的兩側分別通過球鉸鏈與左、右橫拉桿9連接。
左、右橫拉桿9的前端通過球鉸鏈與齒輪齒條式轉向器8的轉向齒條連接,后端通過球鉸鏈與車輪轉向節10連接。由于前懸架采用麥弗遜式獨立懸架,橫拉桿的前后端均采用球鉸鏈即可實現同側車輪相對于車架在橫向平面內的上下擺動。
轉向手把1向左(或向右)轉動一定的角度θ后,轉向軸4通過萬向節7等速地將θ傳遞給齒輪齒條式轉向器8的轉向齒輪。由于轉向齒條與轉向齒輪的嚙合作用,轉向齒條帶動橫拉桿9的前端向右(或向左)發生相應的水平位移S。橫拉桿9的下端牽引左右車輪轉向節10,使之偏轉一定的角度,從而實現整車的轉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飛神車業有限公司;步陽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大學,未經浙江飛神車業有限公司;步陽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209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