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捕鼠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20814.3 | 申請日: | 2009-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511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虞小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虞小明 |
| 主分類號: | A01M23/20 | 分類號: | A01M23/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826***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捕鼠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誘捕器具,尤其是一種新型捕鼠器。
背景技術
老鼠在生活中對人類的危害很大,常見的捕捉老鼠的辦法有投鼠藥或使用捕鼠器。但使用鼠藥后老鼠不會馬上死亡,當尸體沒有及時發現而腐爛時對環境造成影響,也容易給人類帶來潛在危害,所以提倡使用捕鼠裝置進行捕鼠,為防止由于老鼠死亡帶來的新的細菌、病毒等傳播危險,做好活捉老鼠,然后進行焚燒、填埋等處理。中國專利ZL01231991.0公開了一種捕鼠裝置,包括一個容器,一個筒體,一走道,走到與筒體內部相連通,容器可關多只老鼠,此結構的捕鼠裝置可捕捉多只老鼠,但是其靈敏度不高,效果不顯著。中國專利ZL200420013864.9公開的翻板式捕鼠器,包括安裝在捕鼠箱內的餌料盒,長方體形的捕鼠箱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在捕鼠箱內的封閉端設置著餌料盒,在封閉端的箱體壁上設置著通風孔,在捕鼠箱的底板上設置著落鼠口,在落鼠口上安裝著自動回位翻板,捕鼠箱安裝在儲鼠容器上,捕鼠箱的落鼠口直對著儲鼠容器的開口。此設計可實現連續捕鼠,但是結構較復雜,成本高,不易推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結構簡單、靈敏度高、制造成本低、易推廣的新型捕鼠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如此實現的:
一種新型捕鼠器,包括鼠桶(1)、底座(2)及設于兩者之間的連接板(3),設于底座(2)上的支架(7),所述鼠桶(1)為一端封閉一端敞口的不透明金屬桶,敞口端設有擋板(5),鼠桶(1)水平設置于連接板(3)上,底座(2)設于近鼠桶(1)敞口端,其一側設有支架(7),底座(2)兩側設有對稱布置的兩立板(4),所述立板(4)上設有豎直方向的滑槽(6),兩立板(4)頂端各設有兩個孔(10),其內穿有兩平行的擋絲(8)將兩立板(4)連接,擋板(5)設于兩擋絲(8)之間,且擋板(5)上水平固定有一長銷(9),所述長銷(9)的兩端均設于滑槽(6)內,并可沿滑槽(6)上下滑動。
作為優選,所述連接板(3)的兩端均設有掛鉤(13)。
作為優選,所述底座(2)上設有四個槽(11),立板(4)通過設于槽(11)內的螺釘連接在底座(2)上。
作為優選,所述滑槽(6)的長度占立板(4)長度的60-85%。
作為優選,所述連接板(3)近鼠桶(1)敞口端一側上設有兩凸板(14)。
作為優選,所述底座(2)底部兩側設有兩溝槽(16),其內均設有一調節螺桿(15)。
本實用新型包括底座(2)、連接板(3)和水平設于其上的鼠桶(1),鼠桶(1)為一端封閉一端敞口的不透明金屬桶,使得老鼠被捕到后很難逃走;鼠桶(1)通過設于連接板(3)兩端的掛鉤(13)卡緊固定在連接板(3)上;底座(2)的兩側設有立板(4),并可根據鼠桶(1)直徑的大小調整量立板(4)的距離,擴大使用范圍;擋板(5)設于立板(4)頂端的擋絲(8)之間,擋板(5)上的長銷(9)可在滑槽(6)內滑動,并起到捕鼠后封死鼠桶口的作用.使用前,先將擋板(5)向上推動置于支架(7)上,捕到老鼠后,鼠桶(1)失去平衡,敞口端向上翹起,擋板(5)從支架(7)上向下滑落至凸板(14)上,因長銷(9)的兩端設于滑槽(6)內,故起到封死作用,老鼠無法逃脫.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靈敏度高等特點.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底座(2)、連接架(3)和立板(4)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參考附圖1、附圖2,一種新型捕鼠器,包括鼠桶(1)、底座(2)及設于兩者之間的連接板(3),設于底座(2)上的支架(7),所述鼠桶(1)為一端封閉一端敞口的不透明金屬桶,敞口端設有擋板(5),鼠桶(1)水平設置于連接板(3)上,連接板(3)的兩端均設有掛鉤(13),且近鼠桶(1)敞口端一側上設有兩凸板(1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虞小明,未經虞小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2081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