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三點比較式臭袋法的動態嗅覺儀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20109.3 | 申請日: | 2009-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644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汪開英;代小蓉;李虎;魏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00 | 分類號: | G01N33/00;G05D2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張法高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比較 式臭袋法 動態 嗅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嗅覺儀,尤其涉及一種基于三點比較式臭袋法的動態嗅覺儀。
背景技術
在環境保護、環境管理、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糾紛處理、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中,惡臭(臭氣濃度)指標在近年來受到廣泛重視。
三點比較式嗅袋法在1972年召開的日本大氣環境協會年會上首次提出,而后在1995年日本正式將三點比較式臭袋法寫入《惡臭防治法》中。我國的惡臭污染研究開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三點比較式臭袋法為我國規定空氣質量惡臭測試的標準方法,被我國環境監測部門廣泛采用。
三點比較式臭袋法測惡臭氣體濃度,是先將三只無臭袋中的二只充入無臭空氣、另一只則按一定稀釋比例充入無臭空氣和被測惡臭氣體樣品供嗅辯員嗅辯,當嗅辯員正確識別有臭氣袋后,再逐級進行稀釋、嗅辨,直至稀釋樣品的臭氣濃度低于嗅辨員的嗅覺閾值時停止實驗。每個樣品由若干名嗅辨員同時測定,最后根據嗅辨員的個人閾值和嗅辨小組成員的平均閾值,求得臭氣濃度。
在國外,臭氣濃度的測定方法主要有:ASTM注射器法、嗅覺儀法等。
1)ASTM注射器法是American?Society?for?Testing?Materials的縮寫,1962年由美國洛杉磯地區大氣防治局將ASTM注射器法改良為臭氣的空氣稀釋法。原理是用無臭的100mL注射器,將試樣(惡臭氣體)用無臭氣體稀釋,稀釋成各種強度的臭氣,由試驗員進行嗅覺試驗直至稀釋到試樣成為無味氣體。此時的稀釋倍數為臭氣濃度。
2)大約在19世紀末,茲瓦德馬卡(Zwaardemake)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臺嗅覺儀,但是直到20世紀80年代嗅覺儀才被廣泛的應用于惡臭污染的測試中,嗅覺儀也由當時的轉子流量計嗅覺儀逐步發展為今天的質量流量計嗅覺儀和采用文丘里技術直接稀釋的嗅覺儀。目前這種方法主要運用于包括英國在內的25個歐洲國家、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和我國的香港地區等。
嗅覺儀是一種將氣體進行稀釋,并同時收集人的嗅覺感受的設備。一系列經過稀釋的氣體混合物,以一定的速度釋放出來,一組嗅辨員一次從嗅杯中辨別是否有氣味的區別,他們觀察的結果和辨別過程中的自信度被記錄下來,經過數理統計的方法計算氣體的臭氣濃度。目前基于歐洲標準的嗅覺儀的最大區別在于控制氣體稀釋倍數的技術。Dynascent嗅覺儀采用的是文丘里技術直接稀釋,而荷蘭的Olfakormat、新加坡的Odormat等嗅覺儀則采用的是通過電子質量流量計來控制氣體稀釋倍數。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三點比較式臭袋法的動態嗅覺儀。
基于三點比較式臭袋法的動態嗅覺儀包括微算機控制系統、驅動電路和氣動連接裝置;微機控制系統與控制電路、氣動連接裝置依次相連;所述的微機控制系統包括第一高精度氣體質量流量控制器、第二高精度氣體質量流量控制器、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第三繼電器、第一三極管、第二三極管、第三三極管、方式選擇開關、嗅辨指示燈、51單片機、鍵盤、顯示器;第一繼電器經第一三極管與51單片機相連,第二繼電器經第二三極管與51單片機相連,第三繼電器經第三三極管與51單片機相連,第一高精度氣體質量流量控制器、第二高精度氣體質量流量控制器、方式選擇開關、嗅辨指示燈、鍵盤、顯示器分別與51單片機相連.
所述的驅動電路包括空開、熔斷器、電機熱保護、微型真空泵、電源指示燈、整流器、第一高精度氣體質量流量控制器、第二高精度氣體質量流量控制器、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第三繼電器、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微機控制系統;空開與熔斷器、整流器依次串聯;電機熱保護與微型真空泵串聯后并聯到熔斷器、整流器之間;電源指示燈并聯到熔斷器、整流器之間;第一高精度氣體質量流量控制器、第二高精度氣體質量流量控制器、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第三繼電器、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依次并聯到整流器上;第一高精度氣體質量流量控制器、第二高精度氣體質量流量控制器、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第三繼電器分別與微機控制系統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2010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隔水導管樁土相互作用機理試驗裝置
- 下一篇:一種全自動裁條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