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快速加熱的電熱水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16920.4 | 申請日: | 2009-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07801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17 |
| 發明(設計)人: | 匡亞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河合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H1/20 | 分類號: | F24H1/20;F24H9/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繼亮 |
| 地址: | 310053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加熱 電熱水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加水器領域,主要是一種快速加熱的電熱水器。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ZL200710099099.5公開了一種電熱水器頂層加熱方法及快速電熱水器,其結構是:在出水管上部周圍設置環繞出水管的加熱器;在電熱水器處于輸出工作狀態時,同步加熱出水管上部周圍即將輸出的水體,對內膽中處于保溫狀態的熱水進行二次加熱,提高出水溫度。其不足在于:出水管穿到副加熱管中間,如果維修副加熱管,出水管需要全部拿掉,非常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不足,而提供一種快速加熱的電熱水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這種快速加熱的電熱水器,主要包括內膽、主加熱器、進水管、控溫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內膽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副加熱器,副加熱器從內膽空腔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內膽的頂部,副加熱器頂部的加熱管間隔一定距離與出水管的輸入端相對應。
所述副加熱器頂部的加熱管設置在導流裝置的腔體中,導流裝置的輸出端與出水管的輸入端相連接。
所述的主加熱器和副加熱器通過安裝法蘭固定連接在內膽上。
所述的副加熱器頂部的加熱管為平面型加熱管或者是螺旋型加熱管。
所述的導流裝置的截面為半開式的管狀結構,也可以是圓形、扇形、方形等其他形狀。
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發明增加導流裝置結構,加熱效率高,熱水輸出率高,節約能量;同進,維修加熱管不需要去除出水管,安裝維護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主視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俯視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主視結構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3的主視結構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4的主視結構圖;
附圖標記說明:內膽1,主加熱器2,副加熱器3,進水管4,傳感元件5,出水管6,控溫管7,安裝法蘭8,導流裝置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如圖1和圖2所示,這種快速加熱的電熱水器,主要包括內膽1、主加熱器2、進水管4、控溫管7和出水管6,進水管4上安裝有傳感元件5;所述的內膽1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副加熱器3,主加熱器2和副加熱器3通過安裝法蘭8固定連接在內膽1上。副加熱器3從內膽1空腔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內膽1的頂部,副加熱器3頂部的加熱管間隔一定距離與出水管6的輸入端相對應;副加熱器3頂部的加熱管采用平面型加熱管。
實施例2:如圖3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的副加熱器3頂部的加熱管為螺旋型加熱管。
實施例3:如圖4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副加熱器3頂部的加熱管設置在導流裝置9的腔體中,副加熱器3頂部的加熱管采用平面型加熱管。導流裝置9的輸出端與出水管6的輸入端相連接,導流裝置9的截面為半開式的管狀結構。安裝了導流裝置改變原來的出水方式,來達到提高出水率和快速加熱目的。
實施例4:如圖5所示,與實施例3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的副加熱器3頂部的加熱管為螺旋型加熱管。
工作原理:當電熱水器處于輸出工作狀態時,同步加熱出水管下部及周圍即將輸出的水體,對內膽中處于保溫狀態的熱水二次加熱,通過導流裝置或直接從該加熱器上部的出水口將該部分熱水直接輸出,提高出水溫度,從而到達增加熱水器的熱水輸出量。
除上述實施例外,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河合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河合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1692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