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煙包分切的切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11512.X | 申請日: | 2009-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388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楊金雄;李新云;黃照友;徐源宏;陸凌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昆船設計研究院;云南昆船第二機械有限公司;云南昆船第一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4B7/00 | 分類號: | A24B7/00;B26D3/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眾智信知識產權事務所 53113 | 代理人: | 范嚴生;張媛德 |
| 地址: | 650051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煙包分切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煙草加工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卷煙生產中煙包分切機的切刀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煙包分切的刀具大都為直線刃口,這種刃口在切削時,下行切削阻力大,導致切刀刃磨周期短,設備的刀架易變形。同時,由于切刀刃口及切刀板的配合存在配合不理想的缺陷,會出現刀片下行不到位,切后煙塊粘連的現象,從而導致物料在后續設備的處理過程中連續性差,甚至于影響回潮效果。而且有時會出現切后煙塊粘連,導致煙塊卡在翻料臂和輸送帶之間,需人工進行排除,造成切后煙塊不連續的問題和一定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由于煙草制絲工藝的改進,分切的煙包中增加了薄片煙包,這種煙包對切刀的下行阻力更大,對刀的磨損也更嚴重,為克服這一缺陷,目前僅采用增加切削力的方式來分切薄片煙包,但是增加了設備的維護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可避免切后煙塊粘連,并能實現切后煙塊恒流輸出,保證設備正常運轉,杜絕安全隱患的煙包分切的切刀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煙包分切的切刀裝置,由切刀和翻料卸料切刀板構成,切刀的刃口為鋸齒形,兩條斜線刃口的交接處形成刀尖點,由2條以上的斜線形成鋸齒形刃口,切刀的下側設有翻料卸料切刀板,切刀板的上表面有刀口體。
所述的切刀的刃口斜線的角度α為0.1-20°,刀尖點的數量為1-20個。
所述的切刀板的上表面有刀口體,刀口體形狀與切刀斜線刃口形狀相對應。
所述的切刀由合金材料Cr12MoV制作。
本實用新型的切刀刃口采用交叉斜線、大鋸齒形狀刃口,以斜線刃口的交叉處形成尖形刀尖為切刀主要著力點,斜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為0.1-20°,整把刀上刀尖點的數量為1-20個。切刀的運動方式為直下逐步切入煙塊,此時直線刃口上的接觸點是隨切刀逐步下切,依次切入煙塊,形成斜切的切割方式達到省力的目的。眾所周知,切刀的刃口形狀及角度對于切削物品的受力至關重要,斜切的切割運動與直切的切割運動相比,可以減少較多的作用力,提高切削效率。為實現切后煙塊順利落入導向板上而不粘連,翻料卸料切刀板前端的刀口槽的刃口形狀與切刀相吻合,為減少阻力,刀口體分段制作。同時為保證切刀板與輸送帶滾筒外圓弧不干涉,其底部采用弧形結構,保證二者的配合關系。
傳統的切刀多采用T10等材料,由于煙葉具有較強的彈性、韌性和抗破碎性,含有較高的糖分和油分,煙葉的抗切能力和抵御被切削的阻力很大,因此切刀在切削時切刀刃口極易被粘附部分煙垢,增大切削阻力,切刀不但要有較高的硬度和強度,而且還要有較強的韌性,傳統的切刀已不能滿足使用要求。本實用新型切刀采用合金材料Cr12MoV,并進行滲碳化鎢處理,注滲厚度為0.6-2.0mm,注滲硬度達到HRC64以上。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合理,切割能力大大提高,杜絕了卡料現象,在控制系統控制下實現切后煙塊恒流輸出,切刀耐用度增加,同時能夠滿足煙廠薄片分切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切刀刃口與切刀板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中,1-切刀,2-斜線,3-刀尖點,4-切刀板,5-刀口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附圖所示。
實施例1
如圖1,圖2所示切刀1的刃口由多條斜線2形成的刃口構成,多條斜線形成大鋸齒形,在斜線刃口的交接處形成刀尖點3,斜線的角度α為20°,圖中所示為4條斜線,2個刀尖點。在切刀的下側設有卸料臂切刀板4,切刀板4的上表面設有刀口體5,刀口體形狀與切刀斜線刃口相對應,為減少阻力,刀口體可分段制作。本實用新型通過安裝在卸料臂切刀板的刀口體與切刀的配合,使切后的煙塊順利的落入導向板上而不再粘連。
實施例2
所述的切的刀尖點3的數量為20個,斜線2的角度α為0.1°,其余同實施例1。
實施例3
所述的切的刀尖點3的數量為10個,斜線2的角度α為10°,其余同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昆船設計研究院;云南昆船第二機械有限公司;云南昆船第一機械有限公司,未經云南昆船設計研究院;云南昆船第二機械有限公司;云南昆船第一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1151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熔管件的質量自動監測器
- 下一篇:音叉晶體調頻機測試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