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復合柔性基層路面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11279.5 | 申請日: | 2009-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534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3-02 |
| 發明(設計)人: | 吳官欽;龍元照;蔡叢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路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7/32 | 分類號: | E01C7/32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 地址: | 650200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柔性 基層 路面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公路路面結構,尤其是一種用于高速公路、國道干線公路、市政道路的新型路面結構,屬于公路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道路建設步伐也隨之加快,同時車輛的日趨大型化,車輛運輸超載嚴重、交通渠化等現象,使高速公路的正常運營、維護保養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同時也對高速公路的結構設計、材料選擇、施工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挑戰。但目前公路建設中大多采用半剛性基層加傳統瀝青層的路面結構,這種路面結構所帶來的不足是:反射裂縫、坑槽、車轍等。從而帶來公路路面破壞嚴重,養護費用高等問題,因此,在不斷加強車輛超載治理的同時,還需挖掘廣大公路建設者的創新潛力,力求研制、開發出結構合理,能延長道路使用壽命,降低養路費用,保障道路暢通的路面結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結構簡單、透水性好、級配好,能解決重載交通下高溫車轍問題的復合柔性基層路面結構。?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完成:一種復合柔性基層路面結構,包括底基層和面層,其特征在于在底基層與面層之間設置中間層,使路面面層和基層構成柔性與半剛性的復合結構。?
所述中間層為瀝青碎石混合層,其厚度為20~45cm,瀝青與碎石的混合質量比為:瀝青3~4%,余量為碎石。?
所述底基層為碎石層。?
所述面層為瀝青混凝土層。?
所述瀝青與碎石拌合的混合料層中,碎石粒徑為22~40mm的占25~35%,碎石粒徑為10~22mm的占10~20%,碎石粒徑為6~10mm的占15~25%,碎石粒徑小于6mm的占25~35%的質量比,以讓裂縫自行修復愈合,并增強結構層的排水能力。?
所述瀝青混凝土面層由現有技術的粗粒徑的瀝青混凝土下面層和細粒徑的瀝青混凝土上面層構成。?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即用瀝青與碎石拌合的混合料層代替水泥與碎石拌合的混合料層作為路面的基層,加上表面的瀝青混凝土面層及底部的碎石底基層,構成了柔性與半剛性相結合的路面基層優化結構,既能對裂縫自行修復愈合,又能增強結構層的排水能力,減輕水害,提高路面的抗開裂,抗車轍,抗疲勞性能,延長路面使用壽命,降低公路養護費用,完全能滿足新形勢下的交通需求,具有更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之局部斷面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復合柔性基層路面結構,包括其厚度為20cm的碎石底基層(1)和厚度為10cm的瀝青混凝土面層,其中瀝青混凝土面層由厚度為6cm的粗粒徑瀝青混凝土下面層(3)和厚度為4cm的細粒徑瀝青混凝土上面層(4)構成,在碎石底基層1與瀝青混凝土下面層(3)之間設置由瀝青與碎石拌合的混合料層(2),混合料層(2)的厚度為30cm,混合料層(2)的瀝青與碎石的混合質量比是:瀝青3%,碎石97%,且碎石粒徑為22~40mm的占30%,碎石粒徑為10~22mm的占20%,碎石粒徑為6~10mm的占20%,碎石粒徑小于6mm的占30%(質量百分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路橋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云南路橋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1127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兩直流電源互為補充用供電裝置
- 下一篇:硬幣磁學特征檢測方法及測試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