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轉向地錨群的加荷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10129.2 | 申請日: | 2009-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34807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清華;李正;費香澤;邢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12 | 分類號: | G01N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 芳 |
| 地址: | 100192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轉向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輸配電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轉向地錨群的加荷裝置。
背景技術
在桿塔試驗基地進行桿塔真型試驗時,需采用基于轉向地錨群的加荷裝置對桿塔加載。圖1為現有技術基于轉向地錨群的加荷裝置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加荷裝置包括:液壓加荷室1、加荷繩2和轉向地錨,液壓加荷室1包括多個液壓缸4,每個液壓缸4的缸頭連接有加荷繩2,加荷繩2須通過預埋在地面的轉向地錨轉向,再經其他輔助塔架連接到桿塔上(如圖中實線箭頭所示的方向),以對桿塔施加具有某一確定方向的外力。如果液壓加荷室1包括的多個液壓缸4全部運行時,對應地需要多根加荷繩同時在地面轉向,所有的加荷繩2將形成加荷繩群,在地面形成一個集中轉向區域,同時形成了轉向地錨的布置區域。在加荷裝置的實際使用過程中,可在轉向地錨的布置區域中以預設間距布滿轉向地錨,但這樣容易導致加荷裝置中加荷繩的相互纏繞,如果所需轉向地錨沒有規律布置,則會明顯增加實際所需使用的轉向地錨的數量,而實際使用過程中,局部區域,例如轉向地錨的布置區域的邊緣區域的轉向地錨實際上并沒有發揮作用,這造成成本上的浪費。
圖2為現有技術轉向地錨T字型布置結構示意圖。為了降低成本,可采用T字型排列轉向地錨,以省去實際使用中無法用到或使用幾率較小的轉向地錨。如圖2所示的加荷裝置中,多根轉向地錨3布置形成T字型轉向地錨群。具有T字型排列的轉向地錨群的加荷裝置,可對位于液壓加荷室1中的液壓缸4的出缸方向(即圖中所示的X方向)上桿塔加載外力的同時,保證加荷繩2不會互相纏繞。
但是對于桿塔位于與液壓缸出缸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圖中所示的Y方向),如果還采用具有T字型布置結構的轉向地錨群的加荷裝置進行外力的加載,則會導致加荷繩的相互纏繞。可見,現有的基于T字型轉向地錨群的加荷裝置,并不適用于桿塔位于與液壓缸出缸方向垂直的方向情形下的桿塔加載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轉向地錨群的加荷裝置,用以實現在使用較少數量的轉向地錨布置形成八字型轉向地錨群,用以降低對位于與液壓缸出缸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桿塔施加外力時,多根加荷繩之間相互纏結的幾率。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于轉向地錨群的加荷裝置,包括:
轉向地錨群,包括多根以預設間距、且以八字型布置的轉向地錨;
液壓加荷室,包括多個提供加載力的液壓缸;
多根加荷繩,每根加荷繩分別與一個所述液壓缸以及一個所述轉向地錨連接,通過所述轉向地錨將所述液壓缸輸出的外力傳遞給位于與所述液壓缸出缸方向的垂直方向的桿塔。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基于轉向地錨群的加荷裝置還可包括:將所述轉向地錨群中的多根轉向地錨連接為一個整體的框架梁。所述框架梁上還可形成有以預設間距排列的輔助地錨。所述轉向地錨下方布置有預先埋入地下的基礎,所述轉向地錨與所述基礎固定連接。所述液壓缸的數量與所述加荷繩的數量相同。
本實用新型轉向地錨群中的轉向地錨具有八字型布置的結構,可實現對位于與液壓缸出缸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桿塔施加外力,相對于現有的滿布方式,在施加外力過程中,加荷繩不會碰觸纏繞,所需使用的地錨數量和基礎用量大大減少,有利于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基于轉向地錨群的加荷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轉向地錨T字型布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基于轉向地錨的加荷裝置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液壓加荷室;??????2-加荷繩;??????3-轉向地錨;
4-液壓缸;??????????5-框架梁;??????6-輔助地錨;
31-第一加荷繩;?????32-第二加荷繩;?33-第三加荷繩;
34-第四加荷繩;?????41-第一液壓缸;?42-第二液壓缸;
43-第三液壓缸;?????44-第四液壓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1012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恒定壓邊力的拉深試驗模具
- 下一篇:多功能瀝青混合料試件切割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