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快鎖緊固件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07008.2 | 申請日: | 2009-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12433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24 |
| 發明(設計)人: | 施敏;王彬;徐灝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B39/24 | 分類號: | F16B39/24;F16B39/28;F16B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凱特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鄭立明 |
| 地址: | 518129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緊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快鎖緊固件。
背景技術
模塊結構的結構件之間以往采用普通螺釘進行連接與鎖緊,但普通螺釘 存在的室外操作困難、室內操作效率低和操作安全性差的問題,并且,普通 螺釘安裝后與安裝基板之間還存在間隙不防水的缺點。目前常采用快速緊固 件來替代螺釘對模塊結構的結構件之間進行連接與鎖緊,快速緊固件可以解 決使用普通螺釘存在的室外操作困難、室內操作效率低和操作安全性差的問 題。圖1所示為現有的快鎖式緊固件,該快鎖式緊固件為1/4轉快鎖式緊固 件,它分為2部分:螺柱1和搭扣2。使用時如圖2-4所示,將該1/4轉的快鎖 式緊固件的螺柱1穿過模塊結構的安裝基板21后,再放入下基板32下面的搭扣 2中,用工具或手動直接將螺柱1旋轉1/4圈即可鎖緊。
發明人發現上述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快鎖緊固件只具有將安裝 基板31和下基板32鎖緊固定,但無法對安裝后的該快鎖緊固件與安裝基板之 間的縫隙311、312進行防水,因此利用該快鎖緊固件對室外的模塊結構鎖緊 時,要對縫隙處單獨進行防水處理,否則會出現鎖緊后縫隙處漏水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快鎖緊固件,可以解決現有的快鎖緊固 件只能鎖緊安裝基板而無法對該快鎖緊固件與安裝基板之間的縫隙進行防水 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快鎖緊固件,該快鎖緊固件包括:
螺柱和搭扣,所述螺柱上設有防水膠圈,防水膠圈活動設置在螺柱上, 所述螺柱與搭扣裝配后,所述防水膠圈處在螺柱與搭扣之間。
由上述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 例通過在螺柱上設置防水膠圈,在應用時,可使防水膠圈夾緊在螺柱與搭扣 連接后的縫隙處,既鎖緊了緊固對象,又使緊固件與安裝基板縫隙處很好的 防水。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 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 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 圖。
圖1為現有技術提供的快鎖緊固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提供的快鎖緊固件的螺柱安裝在上基板結構示意圖;
圖3為現有技術提供的快鎖緊固件的螺柱安裝在上基板結構示意圖;
圖4為現有技術提供的快鎖緊固件安裝后將上、下基板固定后的結構示意 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快鎖緊固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快鎖緊固件的螺柱的另一狀態的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快鎖緊固件的搭扣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快鎖緊固件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便于理解,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 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 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 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 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快鎖緊固件,用于對模塊結構的結構件進行快速連接 和鎖緊,如圖5-7所示,該快鎖緊固件包括:螺柱21和搭扣22,其中,螺柱 21上設有防水膠圈23,防水膠圈23活動設置在螺柱21的柱體24上,螺柱21的 柱體24形狀與搭扣22內部相適應,螺柱21與搭扣22裝配后,防水膠圈23處在 螺柱21與搭扣22之間。
上述快鎖緊固件中,一般為防止防水膠圈23從螺柱21的柱體24上脫出, 常在該快鎖緊固件的螺柱21的柱體24前端設置一防脫凸臺25,同時也可以將 該防脫凸臺25作為螺柱21的柱體24與搭扣22卡緊定位的卡緊凸臺,該防脫凸 臺可以為環形錐臺結構,環繞設置在螺柱21的柱體24前端,這樣當將螺柱21 向模塊結構的安裝基板的安裝孔安裝時,便于螺柱21穿過安裝基板。同時, 也可以將螺柱21的柱體24前端設為錐形結構,也可起到便于螺柱穿守安裝基 板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0700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通過標記系統檢索及速查的圖書
- 下一篇:數字式熱繼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