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超厚旋切單板制造的竹木復合板材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05908.3 | 申請日: | 2009-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53809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02 |
| 發明(設計)人: | 于文吉;余養倫;祝榮先;任丁華;周月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27D1/04 | 分類號: | B27D1/04;B32B21/13;B27D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91北京市海淀區青***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超厚旋切 單板 制造 復合 板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復合板材及其制造領域,提供一種用超厚旋切單板制造的竹木復合板材。
背景技術
無論從研究的內容、范圍,還是從研究的深度來看,我國對竹木復合材料的研究水平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種竹類人造板加工企業已近千家,產品達數十種,產品廣泛地應用于汽車車廂底板、集裝箱底板、建筑水泥模板、地板、裝飾材料、家具等領域(張應鶴.竹材人造板發展的思考.木材加工機械,2004)。目前,我國商品材主要以速生人工林木材為主,普遍存在徑級小、密度低、結疤多、結構疏松、強度低等缺陷。若直接經過鋸解當作規格材使用,則存在邊角料較多和由于節子及幼齡材等缺陷而造成規格材不合格比例高等問題,導致用人工速生林木材生產規格材的木材利用率較低;若將小徑級木材加工成單板,生產結構用膠合板或單板層積材,則大大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現有技術中通常將人工速生林木材旋切成(1~3)mm的單板作為芯層生產膠合板、單板層積材或竹木復合材料,所采用的膠黏劑一般為酚醛樹脂或脲醛樹脂等熱固型醛類膠黏劑;成型方法一般采用熱壓成型法。而現有的工藝技術通常存在著以下幾方面問題:
目前,采用傳統的旋切設備生產超過5mm的旋切單板困難較大,主要是由于在木材旋切成單板時,單板在木段上原為圓弧形,而旋切時被拉平,并相繼反向彎曲。結果在單板的表面產生壓應力,在單板的背面產生拉應力:
式中:ρ1為單板原始狀態的曲率半徑(mm),ρ2為單板反向彎曲的曲率半徑(mm),E為木材橫紋方向的彈性模量(MPa),S為單板的厚度(mm)(人造板工藝學,p46,中國林業出版社,華毓坤)。從式中可以看出,原木的直徑越小,單板厚度越大,則板材的這種內應力越大,在單板的干燥過程中就越容易產生翹曲變形(甚至引起卷曲變形如圖1所示)。當應力大于木材橫紋抗拉或抗壓強度時,單板就會產生開裂現象,這些缺陷的出現將嚴重影響了單板的出材率和后序加工工序如涂膠、組坯等工序。
若將木材旋切成(1~3)mm的單板,再制作成厚復合板,則復合板材所用的單板層數較多,其膠層也就較多,從而導致用膠量較大,這樣,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因采用的是酚醛樹脂或脲醛樹脂等醛類膠黏劑,則增加了如甲醛或游離酚等有害氣體的降解量。
若將木材鋸解成(2~10)cm寬、(1~5)mm厚的木條,由于鋸路的損失,也降低了木材的利用率。
此外,竹/木材均為熱不良導體,采用熱壓法生產厚板材的難度較大,一般現有的板材厚度小于30mm。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進現有工藝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用超厚旋切單板制造的竹木復合板材,其用膠量大大少于現有同等板厚的復合板,且具有不變形、不翹曲等優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工藝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超厚旋切單板制造的竹木復合板材包括芯板、面板和背板,所述芯板為(4.5~12)mm旋切超厚單板;所述面板和背板均由竹材制成。所述芯板包括相鄰層為順紋或交叉結構組合而成的若干層所述超厚單板構成,構成芯板的超厚單板為經過應力降解處理的單板,即在每層所述單板的松面的順紋方向形成有點狀或線段狀的裂紋,在相鄰所述單板之間設置膠層。
所述單板松面上的所述裂紋的平均長度在2.0cm~5.0cm之間,平均深度為板厚的1/4~1/2;或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未經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0590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金屬骨架復合塑性材料的齒輪
- 下一篇:一種球磨機端蓋襯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