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有、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地下室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105549.1 | 申請日: | 2009-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7244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剛;史迪夫·克魯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志剛 |
| 主分類號: | E02D29/045 | 分類號: | E02D29/0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 地址: | 130021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粘結 預應力 混凝土 地下室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工程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有、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地下室結構,它是利用有、無粘結預應力后張法對混凝土建造的地下室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物地下室、地下停車場的建造越來越多。按照我國目前的工程結構設計方法,在使用上暴露出很多問題。例如,按我國目前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針對不同結構在室內或土中條件下每隔30-55m就設置一道伸縮縫的要求。對于平面尺寸較大的建筑,就必然被分割成很多塊,這些塊之間完全分開,中間用橡膠止水帶連接進行防水,如圖1b所示的傳統的地下室伸縮縫做法,底板、外墻及內墻處的溫度伸縮縫混凝土完全斷開,伸縮縫寬度約有30~70mm,縫內填有柔性防水材料20,中間部位設有橡膠止水帶30。用這種方案建造的后果是整體性差,抗震性和耐久性差,分縫處很容易在地震力作用下損壞,而且橡膠止水帶處容易漏水,長時間使用有老化問題。
另外,對于平面尺寸較大建筑的地下室結構也有采用后澆帶或膨脹加強帶處理,如圖1a所示的傳統鋼筋混凝土地下室伸縮縫(或后澆帶、膨脹加強帶)10平面布置示意圖,對于后澆帶建造結構,底板、外墻及內墻處在施工過程中斷開一段時間后,在行澆注混凝土。膨脹加強帶與其它混凝土一同澆注。這類的結構處理效果一般,有很多地下室出現滲漏。
由此可見,無論建筑平面尺寸的大與小,目前的建筑地下室結構的防水,一般采用混凝土自防水及外涂柔性防水材料來解決。但是在采用上述方法施工的地下室中,有很多地下室出現滲漏問題,有的地下室的滲漏問題已無法解決、導致地下室將長期泡在水中。
針對這一系列問題對業內人員提出了新的思考,經大量實驗研究,提出了采用一種新的有、無粘結預應力技術對底板、樓板、外墻的整體建造方法。根據不同的場地統計,有、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地下室比傳統的分縫(或用后澆帶、膨脹加強帶處理)地下室節約造價大約為9%-20%,更主要的是用該方法將徹底解決地下室的滲漏問題。現在我們針對本專利內容提及到的尚無設計先例的,有、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地下室結構及構筑方法進行了創新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結構及構筑方法。所謂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方法是:預應力鋼筋與普通鋼筋同時鋪設,然后再澆筑混凝土,當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時再進行預應力鋼筋的張拉,張拉完成后進行錨具的封堵。所謂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方法是:預應力鋼筋與普通鋼筋同時鋪設或在張拉前穿入預應力鋼筋,但預應力鋼筋要放置在金屬或塑料管中,然后再澆筑混凝土,當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時再進行預應力鋼筋的張拉,張拉完成后進行灌漿、錨具封堵。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有、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地下室結構,該地下室結構具有抗震性好、耐久性好及更好的防漏性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有、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地下室的結構,所述地下室至少為一層,包括底板、柱子、外墻及樓板,其中底板與樁體之間、外墻與底板之間及外墻與樓板之間均設有塑料滑動層,外墻與底板或樓板之間還設有彈性墊塊,底板、樓板及外墻中設有水平方向預應力鋼絞線,鋼絞線的張拉端或錨固端設置在外墻上,外墻與底板連接處設置有大或小放腳,外墻與樓板連接處設有小放腳。
所述的地下室結構,其中,所述地下室外墻的平面形狀是矩形或閉合曲線。
所述的地下室結構,其中,所述地下室外墻的的平面形狀為閉合曲線,在所述閉合曲線與側壁直線段交匯處設置扶壁。
所述的地下室結構,其中,所述地下室外墻水平向預應力張拉端或錨固端還可以設置在地下室外墻的扶壁上。
所述的地下室結構,其中,所述樓板為有、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構成或鋼筋混凝土無梁樓蓋構成的梁板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地下室結構,受力性能好,無滲漏,耐久性強,抗震性能好的優點;并且所述地下室結構取消了溫度伸縮縫、后澆帶或膨脹加強帶,徹底避免橡膠止水帶等導致的漏水隱患及給以后管理維護帶來的麻煩,從而克服了現有地下室的種種弊端。
有、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地下室結構,所使用的混凝土標號為C20或C20以上,本方法在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控制在0~0.25mm,而我國目前的地下室混凝土裂縫一般控制在0.1~0.25mm。
附圖說明
圖1a是傳統鋼筋混凝土地下室伸縮縫、后澆帶、或膨脹加強帶平面布置示意圖;
圖1b是傳統的地下室伸縮縫做法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有、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地下室結構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志剛,未經劉志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0554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隔墻保溫用雙面金屬塑料復合板
- 下一篇:一種下肢康復訓練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