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鐵路預制箱梁底模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105293.4 | 申請日: | 2009-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33742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28 |
| 發明(設計)人: | 黨權交 | 申請(專利權)人: | 路橋集團國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7/22 | 分類號: | B28B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初向慶;陳 振 |
| 地址: | 100027北京市東城***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鐵路 預制 箱梁底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混凝土簡支箱梁預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鐵路預制箱梁底模。
背景技術
目前鐵路客運專線無砟軌道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箱梁預制時,均采用大塊鋼模板作底模,底模預設反拱后整體與制梁臺座預埋件進行剛性連接。由于張拉起拱及梁端張拉時的輕微壓縮引起梁端集中受力,梁體作為一個剛性構件與模板這一剛性構件發生擠壓作用,致使箱梁端頭受力集中,特別是梁端底部支座板前方位置由尤為集中,在張拉時經常出現梁端下緣開裂等現象,梁體質量很難得到保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的鐵路預制箱梁底模,避免預制后在制梁臺座預、初張拉時,模板端頭對梁體端頭下緣的影響而造成箱梁端頭發生開裂現象。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鐵路預制箱梁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由多塊模板連接而成,其中底模的兩端頭模板與其相鄰的模板之間為活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由于將底模的兩端頭模板設計成活動塊,在箱梁進行預、初張拉前,使底模端頭模板下降,與箱梁端頭下部脫離,避免了因預、初張拉梁體起拱引起梁體端部下緣開裂、掉角現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應用本實用新型的制梁臺座條基端頭平面圖
圖3是應用本實用新型的制梁臺座條基端頭側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底模1由多塊模板連接而成。其中底模1的兩端頭模板11與其相鄰的模板12之間為活動連接。圖1所示為底模一端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另一端結構相同。
活動連接的方式可以是通過螺栓連接,也可以通過卡接或鉸接等方式連接。
以下結合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應用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箱梁預制,要將底模支撐于制梁臺座上,在底模上進行箱梁預制。
(1)制梁臺座的設計
如圖2、圖3所示,應用本實用新型進行箱梁預制,其制梁臺座在設計時,根據施工需要,將臺座條基端頭2做成臺階形式,在條基距離梁端10cm范圍內比條基其他部位低20cm左右(留出一個螺旋千斤頂的工作高度),為了保證端頭模板更好的受力,端頭條基2可以適當加大。
(2)底模的制作
底模由多塊模板拼裝連接而成,底模1的端頭模板11與其鄰接的模板12之間通過螺栓13活動連接,使端頭模板11可以上下輕微轉動。
每塊模板又由加勁橫梁及縱梁組成。在模板設計加工時,模板其他結構設計及加工不變,只是在加工兩個端頭模板時,將底模兩端的模板在距端頭9cm范圍內做成活動塊,活動塊模板結構與底模其他部位的結構相同,只是在活動模板支撐千斤頂的位置適當加強。
(3)箱梁施工
①混凝土施工期間
如圖4所示,在每次底模清理前,將底模1的端頭模板11利用千斤頂3頂起,并測量調整保證底模端頭模板平面位置準確。在模板整體處理后吊裝鋼筋、并施工箱梁混凝土。
②箱梁張拉
箱梁混凝土在養護到足夠強度,即準備進行預、初張拉前,將底模1端頭模板11下的千斤頂3松掉,利用端頭模板與鄰接模板之間的活動連接,使端頭模板11下降與箱梁端頭下部脫離后,開始進行箱梁預初張拉。由于底模的兩端與箱梁端頭下部脫離,箱梁端頭與底模端頭不會相互擠壓,對梁端下緣棱角的保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路橋集團國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路橋集團國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10529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