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碟形飛行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99600.2 | 申請日: | 2009-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577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趙忠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忠祥 |
| 主分類號: | B64C39/06 | 分類號: | B64C39/06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哈科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23101 | 代理人: | 崔東輝 |
| 地址: | 156600 黑龍江省***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飛行器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飛行技術,具體說就是一種碟形飛行器。
(二)技術背景
目前,飛行器有固定翼飛機、旋翼類直升機以及氣墊船類地效飛行器。固定翼飛機的最大缺點是需要機場和跑道、無法實現小半徑轉彎。直升機雖然可以垂直起降,但造價高安全系數低,因無法設計逃生裝置而存在安全隱患。地效飛行器雖然能離開地面,但飛不高的缺點限制了它的發展。
飛碟是一種一直披著神秘面紗的飛行器,根據現有資料,還沒有人近距離目睹過飛碟的廬山真面目。但人們對飛碟的探索卻從來沒有過停止過,由于種種原因人們對飛碟的飛行原理、性能等一無所知,也從來沒有人能設計制造出真正意義上的飛碟。外觀是“碟”形,看不到螺旋槳和機翼,可垂直起降,甚至空中懸停——這并非是傳說中的“UFO”(不明飛行物),而是一種新型飛行器。這種“碟”型飛行器可為多個領域提供技術支撐,飛行不受地域限制,飛行軌道可預先設定,也可隨時更改,可廣泛應用于航空拍照、地質測量、高壓輸電線路巡視和應急救援、救護等方面。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報道,來自美國佛羅里達:佛羅里達大學工程學教授蘇布拉塔·羅伊設計出一種圓形、旋轉飛行器,他將這個飛行器命名為WEAV,這是無翼電磁空中交通工具。
一個幾乎無人知道的Peenemunde的碟型機,是德國二戰中最后試飛的飛碟,在1945年4月末,該機做最后的正式測試。但是有關“Dusenscheibe”噴口、噴嘴碟型機的詳細資料至盡都是一個神秘的謎。
大氣中飛行的碟形飛行器要解決的最關鍵的問題應該是飛行穩定性的問題。采用飛行器共軸反轉的雙層發動機葉片提供升力和動力,同時解決扭矩平衡問題。通過上、下層葉片轉速差(或其它技術),來達到飛行器自轉的目的。將上、下兩層葉片相對近距離放置于飛碟內內部,當葉片高速旋轉時,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勢必會造成葉片與葉片、葉片與結構之間的碰撞,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需要跑道、可以垂直起降、實現小半徑轉彎、可以在任何高度飛行的碟形飛行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是由機體13、動力機構14、機艙15和噴氣機構16組成的,機體13連接機艙15,動力機構14設置在機艙15內部,噴氣機構16連接機體13。
本實用新型還有以下技術特征:
(1)所述的機體13包括起落架10和機殼9,起落架10連接機殼9。
(2)所述的動力機構14包括發動機1、傳動軸7和葉片組8,發動機1連接傳動軸7,傳動軸7連接葉片組8.
(3)所述的機艙15包括發動機艙2、空氣壓縮艙3和駕駛艙5,發動機艙2位于飛行器中部,空氣壓縮艙3設置在飛行器上部,駕駛艙5位于空氣壓縮艙3左側。
(4)所述的噴氣機構16包括導流罩6、升力噴氣管4、航向噴氣管12、升力節氣閥11和航向節氣閥17,導流罩6位于空氣壓縮艙3上部,升力噴氣管4位于發動機艙2頂部,航向噴氣管12位于發動機艙2頂部,升力節氣閥11設置在升力噴氣管4連接空氣壓縮艙3一側,航向節氣閥17位于航向噴氣管12連接空氣壓縮艙3一側。
本實用新型一種碟形飛行器的特點是可以垂直起降而不需要跑道,由于它的碟形結構,所以能實現小半徑轉彎。由于進氣葉片涉及在飛行器中間部位因此克服了直升機的缺陷,可以設計逃生裝置以及緊急情況下使用的減速降落傘。本實用新型彌補了地效飛行器飛行高度不夠的不足,可以在任何高度實現各種姿態飛行。機身可以采用復合材料,實現高性能低成本。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于航空拍照、地質測量、高壓輸電線路巡視、油田管路檢查、高速公路管理、森林防火巡察、毒氣勘查、緝毒、突發事件照明、搭建臨時通訊平臺和應急救援、救護等方面。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5)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舉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結合圖1,本實用新型一種碟形飛行器,它是由機體(13)、動力機構(14)、機艙(15)和噴氣機構(16)組成的,機體(13)連接機艙(15),動力機構(14)設置在機艙(15)內部,噴氣機構(16)連接機體(13)。
本實用新型還有以下技術特征:
所述的機體(13)包括起落架(10)和機殼(9),起落架(10)連接機殼(9)。
所述的動力機構(14)包括發動機(1)、傳動軸(7)和葉片組(8),發動機(1)連接傳動軸(7),傳動軸(7)連接葉片組(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忠祥,未經趙忠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996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