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折疊式自行車把手豎管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096885.4 | 申請日: | 2009-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32774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呂文慈 | 申請(專利權)人: | 呂文慈 |
| 主分類號: | B62K21/16 | 分類號: | B62K21/16;B62K1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鳳榮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折疊式 自行車 把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尤其涉及一種折疊式自行車把手豎管。
背景技術
如圖1至圖6所示,為使折疊式自行車的把手豎管10亦能折疊,有些折疊式自行車乃于把手豎管10底端與前輪叉架20頂端設有一折疊器30。上述現有折疊器30,包含有一上折疊座30A與下折疊座30B;其中:
上折疊座30A(請同時參閱圖1至圖4所示),是樞設于把手豎管10底端,其一側邊借由一軸桿31與下折疊座30B樞設,上折疊座30A可依軸桿31做折疊旋轉動作,而在對應軸桿31的另一側邊則設有一呈L字形的卡扣槽32。
下折疊座30B(請同時參閱圖1至圖4所示),是樞設于前輪叉架20頂端,其對應上折疊座30A所設L字形卡扣槽32的一側邊設有一軸桿33,軸桿33一端與下折疊座30B間墊設有一彈簧34,另一端凸伸出下折疊座30B一側邊,軸桿33中段垂直樞設有一桿柱35,令桿柱35與軸桿33呈T字狀樞接在一起,桿柱35另一端套設有一墊塊36,并以一偏心軸37樞接一把柄38。
借由上述構造,當欲將把手豎管10固定成豎立狀時,首先將把手豎管10依上折疊座30A與下折疊座30B樞設的軸桿31向上掀轉成豎立狀,并使上折疊座30A與下折疊座30B靠合在一起(如圖4所示);接著,按壓凸伸出下折疊座30B一側邊的軸桿33,使軸桿33往另一端位移,同時帶動垂直樞設于軸桿33上的桿柱35對準上折疊座30A的L字形卡扣槽32開口端;然后,操作把柄38將桿柱35往上提并移入上折疊座30A的L字形卡扣槽32內,而當桿柱35移入L字形卡扣槽32內時,軸桿33將受其一端所墊設的彈簧34頂推往另一端位移,同時帶動垂直樞設于軸桿33上的桿柱35移入L字形卡扣槽32的封閉端;接著,可將把柄38往上扳轉呈直立狀(如圖1、圖2所示),利用把柄38與桿柱35樞接端的偏心軸37設計,而可經由墊塊36緊壓扣合于上折疊座30A上面,令上折疊座30A與下折疊座30B結合在一起,進而使把手豎管10固定成豎立狀供騎乘。
當欲將把手豎管10折收時,首先按壓凸伸出下折疊座30B一側邊的軸桿33,使軸桿33往另一端位移,同時帶動垂直樞設于軸桿33上的桿柱35位移脫離L字形卡扣槽32的封閉端;接著,將把柄38往下扳成水平狀,以釋放墊塊36對上折疊座30A的壓扣力;然后,操作把柄38將桿柱35拉離上折疊座30A的L字形卡扣槽32(如圖5所示);接著,即可依上折疊座30A與下折疊座30B樞設的軸桿31將把手豎管10向下掀轉,進而可將把手豎管10折收(如圖6所示)。
上述現有折疊器20,雖然可借由把柄38與桿柱35樞接端的偏心軸37設計,令把柄38往上扳轉呈直立狀時,其可將上折疊座30A與下折疊座30B緊壓扣合在一起,以形成第一道扣合構造;同時,利用軸桿33一端所墊設的彈簧34頂推,令桿柱35能卡扣于L字形卡扣槽32的封閉端,以形成第二道扣合構造;而第一道扣合構造與第二道扣合構造的操作有連動關聯,換言之,解除第一道扣合構造必須先解除第二道扣合構造,因此第一道扣合構造與第二道扣合構造之間并無安全上的輔助關系,以致在使用上存在實質的危險性;尤其,上折疊座30A上所設的L字形卡扣槽32,其封閉端與開放端間的轉彎角隅在使用一段時日后很容易磨損形成一圓弧角,以致一旦把柄38對上折疊座30A的壓扣松動,軸桿33即有可能受外力而滑脫L字形卡扣槽32的封閉端,進而滑移脫離L字形卡扣槽32,造成上折疊座30A與下折疊座30B的松脫,而使騎乘存在危險性。
又,如圖1、圖2、圖4、圖5所示,為提供折疊式自行車的把手豎管10能調整高度,有些折疊式自行車是在把手豎管10套設一伸縮管10A,并于把手豎管10上端設一夾具11;當伸縮管10A在調整高度后可借由夾具11夾持固定。
上述現有把手豎管10,雖然可借由伸縮管10A調整高度,并借由夾具20夾持固定;但由于伸縮管10A并無最大調整高度的安全限制構造設計,以致使用者很可能過度調整伸縮管10A高度,使伸縮管10A下端留在把手豎管10內的長度過短,而使夾具20無法有效的將伸縮管10A牢固夾持固定,進而影響騎乘的安全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折疊式自行車把手豎管,其能夠提高騎乘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呂文慈,未經呂文慈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9688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