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共線型雙激光晶體全固態(tài)和頻激光器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20093232.0 | 申請日: | 2009-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83621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斌;姚矣;鄭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春新產業(yè)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S3/14 | 分類號: | H01S3/14;H01S3/16;H01S3/0941;H01S3/10;G02F1/355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長春新紀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 薇 |
| 地址: | 130000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型 激光 晶體 固態(tài) 激光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共線型雙激光晶體全固態(tài)和頻激光器,是一種獲得和頻激光輸出的共線型雙激光晶體結構的全固態(tài)和頻激光器,屬于半導體激光泵浦全固態(tài)和頻激光器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
傳統(tǒng)的半導體激光泵浦全固態(tài)和頻激光器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LD泵浦全固態(tài)激光器的基頻光和LD直接發(fā)出的激光進行和頻,但由于LD所發(fā)出激光的空間分布特性與全固態(tài)激光器基頻光的空間分布特性差異較大,所以和頻效率很難提高。第二種是LD泵浦全固態(tài)激光器的基頻光與諧波進行和頻,通常采用由腔鏡,一個激光晶體,兩個非線性晶體和輸出鏡構成的諧振腔產生三倍頻或四倍頻波段的激光,目前這種結構只能產生三倍頻或四倍頻激光,而不能產生基頻光的非整數(shù)倍波段的激光,限制了其使用范圍。第三種是用兩臺LD泵浦全固態(tài)激光器分別產生的兩個不同波長的基頻光進行腔外和頻,在脈沖工作狀態(tài)下,無法控制兩不同波長基頻光運轉的同步性,而在連續(xù)工作狀態(tài)下,由于在腔外不能獲得很高的基頻光功率密度,故采用外復合腔方式,但其穩(wěn)定性較差,對外界條件十分敏感,因而制約了和頻效率的提高和腔外和頻技術的發(fā)展。第四種是LD泵浦全固態(tài)激光器產生的兩個基頻光進行腔內和頻,這還可以分為兩種:其一,諧振腔內只有一個可以產生兩種以上激光躍遷的激光晶體,通過嚴格控制諧振腔腔鏡的膜層結構來平衡該激光晶體內兩條不同躍遷譜線在腔內的凈增益,從而實現(xiàn)腔內雙波長振蕩,之后再加入非線性晶體進行和頻,獲得新的波長,這種方式在和頻過程中,需要通過控制諧振腔腔鏡的膜層結構來平衡兩條增益特性不同的譜線的增益,這會損耗大量的基頻光能量,且兩增益特性不同的譜線之間存在競爭,增益能力較強譜線的起振會嚴重抑制增益能力較弱譜線的振蕩和放大,從而導致了和頻效率的降低;其二,利用兩套泵浦系統(tǒng)分別作用于兩個激光晶體,在丫型結構諧振腔的兩個子諧振腔內獲得兩個波長的基頻光振蕩,兩個諧振腔通過合束鏡結合起來共用諧振腔的一部分,在這個共用部分放入非線性晶體進行和頻以獲得新波長,這種結構的兩子諧振腔在交疊時調整復雜,操作困難,很難保證兩基頻光的完全重合,這會使和頻效率大大降低;采用兩套泵浦源和泵浦耦合系統(tǒng),增大了激光器整體的體積,不利于產業(yè)化。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共線型雙激光晶體全固態(tài)和頻激光器,是一種新的包括半導體激光泵浦光源,泵浦光學耦合系統(tǒng),兩個激光晶體,非線性和頻晶體以及輸出耦合腔鏡在內的雙激光晶體結構的激光諧振腔模式,能夠將基頻光完全轉化為和頻光輸出進而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高效和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春新產業(yè)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jīng)長春新產業(yè)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932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