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液壓上翻轉式閘門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92565.1 | 申請日: | 2009-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596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丁正中;陳麗曄;王春;陳霞;楊光;毛明令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7/40 | 分類號: | E02B7/40;E02B7/54 |
| 代理公司: | 鄭州異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韓華 |
| 地址: | 450003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壓 翻轉 閘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跨度閘門,尤其是涉及液壓上翻轉式閘門。
背景技術
大跨度閘門不同于常規閘門的布置,常用于特殊的環境,具有特別的功能、結構和效果。按轉動形式分類,此類閘門大致可以分為上翻轉式、下翻轉式和平轉式。以下為幾個已建工程的實例。
(1)底軸驅動翻板閘門(下翻轉式)
該閘門應用于蘇州河河口水閘,為下翻轉式。閘門寬100米,高9.76米。底軸驅動翻板閘門是一種能夠實現“雙向擋水、閘門開度可調”等功能的新型閘門。該閘門門葉采用縱向懸臂梁結構,由液壓啟閉機操作底軸旋轉直接驅動,由于閘門孔口的寬度不再受梁高的制約,常用于防洪、擋潮、調節水位和綜合調水。該閘門平時可以臥于水下,隱蔽性好。
(2)護鏡式鋼閘門(上翻轉式)
該閘門位于南京秦淮河整治工程三汊河河口閘,為上翻轉式。閘高6.5米、孔口寬44米、弧長74米、閘門中另設6扇活動小閘門,單扇門總重近300噸。此類閘門支承在兩側基礎上,跨度對結構的影響較大,孔口的寬度也受到一定的制約。該閘門開啟后,可以形成特定的造型。
(3)大跨度弧形閘門(上翻轉式)
哈靈水道擋潮閘,為上翻轉式。該閘位于荷蘭哈靈水道攔海大壩南端,由泄水閘和船閘組成。泄水閘共17孔,每孔跨度58m,每孔設兩道弧形閘門,一道在靠海一側,一道在靠水道一側。
(4)雙扉平面旋轉式(平轉式)
鹿特丹新水道擋潮閘,位于荷蘭鹿特丹新水道河口,為平轉式。該閘是保護三角洲地區不受北海風暴潮襲擊的大規模防潮工程的最后一部分,閘門橫臥在寬360m、深17m的新水道上,由兩個龐大的支臂組成,在支臂頂端各裝有一扇高22m,內設壓載水箱的空腹式弧形閘門。兩支臂與固定在河道兩端的兩個各重600t的球形聯軸節相連,并以其為中心轉動。當兩支臂在河心合龍時,即可將河道封閉,將海潮阻擋在閘門以外。該閘閘體平時停靠在河道兩岸的泊塢內,需要關閉時隨著其支臂的合龍,先將閘體浮移主河道就位,然后再向其內壓載水箱充水,使其沉至建造在河床上的閘門底檻上。開閘時,先將閘體內的水排出,使其浮起,然后隨著其支臂的移動再將其浮移回原停靠位置。
上述現有技術各有不足.液壓下翻轉方案:閘門布置在水下,液壓啟閉機懸掛在橋梁下面,閘門繞設在水道底坎的固定鉸轉動實現擋水和泄水的要求.由于受該形式閘門寬度的限制,每座控制閘需設置5孔,孔口寬度為18m,中間由閘墩分割,閘的閘門高度約7m.又由于門體布置在水下,為了提供檢修條件,需在上下游設置檢修門,并存在泥沙污物淤積問題.常規疊梁閘門:同樣,由于受該形式閘門寬度的限制,每座控制閘6孔,孔口寬度為17m,閘的閘門總高度約7m,中間不得不用閘墩分割,河中閘墩影響景觀效果,上下游還要設置檢修閘門.液壓上翻轉方案:結構復雜,投資較大.常規疊梁閘門:結構簡單,投資較小,僅需設置閘門檢修平臺及門機軌道等,維修簡單,泥沙污物不易淤積,但需設置閘墩,門機體形較大,景觀效果差;另外,由于采用門機操作,存在自動化程度低、運行人員多、操作時間較長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首創一種大跨度液壓上翻轉式閘門。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液壓上翻轉式閘門,包括閘門,液壓啟閉機,液壓泵站和控制室,所述閘門由3個或3個以上單元閘門橫向排列組成,所述單元閘門奇數號為A型門,偶數號為B型門,各個所述A、B型門上至少設有2根縱向主梁,各個所述主梁的上端和與該主梁數量相應的所述液壓啟閉機的油缸上吊頭,通過掛鉸分別懸掛在增設于雙幅橋之間隔離帶上下游的兩條箱式鋼結構梁的相對的側面上,各個所述A、B型門的主梁的中間部位通過支鉸分別與各個所述液壓啟閉機的油缸下吊頭相連;在各個所述A、B型門的下端,至少設有2個液壓鎖定裝置;設于各個所述B型門兩側的側止水橡皮壓在與其相鄰的A型門的門頁上,構成側向互為止水密封結構;設于各個所述A、B型門底部后側的底止水橡皮壓在底坎側面上,構成底部密封結構;所述閘門最左邊的A型門的左后側和最右邊的A型門的右后側均設有止水橡皮,其與邊墻配合構成所述閘門兩邊的止水密封結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閘橋有機結合,避免了閘和橋的重復建設,節省了城市空間和投資;單元閘門橫向組合,可大跨度建閘,不受跨度制約;側向間靠橡皮互為止水密封,結構簡單可靠,造價低;閘門平時可巧妙地隱身懸掛于橋下,遠處無法窺視到閘壩,達到了工程、設備與環境的和諧統一,景觀效果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未經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925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