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井巷工程測量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89997.7 | 申請日: | 2009-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97133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勇;楊傳平;孟衛國;常曉亮;曹蓓 | 申請(專利權)人: | 永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橋煤礦 |
| 主分類號: | G01C5/00 | 分類號: | G01C5/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 浩 |
| 地址: | 476600***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程 測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井巷工程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在井巷工程施工測量中的測點多為水泥釘,為了保障測點的穩定、可靠,大都將測點設置在井巷頂板。但是,在大斷面巷道的施工測量中,如主要運輸巷道、車場、機電硐室等巷高超過3米的工作地點進行測量時,由于高度過高,量取前視高、儀器高、點下放線時,現有的辦法大都采用架設梯子的方式來完成,架設梯子需要由多人協助完成,不僅操作較為不便,而且還會占用井巷施工的時間;若遇到架空電車線巷道時,還需停電作業,既影響施工的作業時間,還難以保障高空作業的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簡便、節省勞力、安全可靠、效率較高的井巷工程測量裝置,以便于大斷面巷道施工的測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井巷工程測量裝置,該裝置包括測桿和設置在測桿頂部的測頭,該測頭的上部為圓臺,測頭圓臺的頂端具有一凹部。
所述測頭的下部為圓柱,測頭的圓柱表面上設置有測量尺定位卡槽。
所述圓柱的底端設有插接孔,所述測桿插裝在該插接孔內。
所述測桿由至少兩根分測桿可拆卸串接構成。
所述測桿的長度方向上設置有刻度標識。
所述的測頭和測桿均由絕緣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井巷工程測量裝置在井巷工程大斷面硐室、主要巷道內進行施工測量時,只需在測頭的圓臺處栓一根活扣的測繩,當凹部將測點的釘帽覆蓋時,開始拉繩,由于測頭的上部為圓臺,使得測繩順著圓臺的光滑斜面逐漸緊縮到測釘即測點上即可;該裝置在確保測量精度的同時,不僅操作簡便,還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節省了勞動力;而且在有架空電車線的巷道內,無需停電也可以完成作業,安全可靠。
測頭下部的圓柱表面上設置有測量尺定位卡槽,使用時,可將卷尺固定在該卡槽處以便得出測得的數值,結構簡單,測量也較為準確;也可在測桿的長度方向上設置刻度標識,通過測桿直接測量,不僅整個裝置更為輕巧、簡便,測量的精度也較高。測頭的圓柱底端設有插接孔,測桿插裝在該插接孔內,其中,測桿包括至少兩根分測桿,分測桿通過其頂部與另一分測桿的底部依次連接而成,即可根據需要的高度隨時拆裝測桿以滿足測量的要求,測頭和測桿的拆裝都較為方便,便于攜帶。測頭和測桿均采用絕緣材料制作,不僅制作方法簡單,加工成本較低,而且材料的絕緣性能較好,在遇到有架空電車線的巷道內,有效地避免了在量取站高等測量工作時的人身觸電危險。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井巷工程測量裝置包括均由絕緣材料制成的測桿和設置在測桿頂部的測頭,其中,測桿由兩根分測桿7可拆卸串接構成,且測桿的長度方向上還設置有用以測量的刻度標識6;所述的測頭上部為圓臺2,圓臺2的頂端具有一凹部1,測頭下部為圓柱5,測頭的圓柱表面上設置有測量尺定位卡槽4,圓柱5的底端還設有插接孔3,可將已經串接好的測桿頂部直接插裝在插接孔3內,也可根據實際需要拆裝分測桿7,以滿足不同井巷的高度測量。
如圖3所示,使用時,先根據井巷高度的需要將測桿串接到合適的長度,然后,在串接好的測桿的頂部插裝在插接孔3內,即在測桿頂部安裝上測頭,在測頭上部圓臺2處用測繩10栓一個活扣,用測頭頂緊測點8,當測頭頂端的凹部1將測點8的釘帽9覆蓋時,斜拉測繩10,使測繩10順著圓臺2的光滑斜面逐漸緊縮到測釘即測點8上。此時,可以使用帶有刻度標識6的測桿,根據實際測得的高度,由刻度標識6得出所測得的精確高度值;也可以采用帶有測量尺定位卡槽4的測頭,在該卡槽處放置一個卷尺,再由卷尺的刻度讀出高度值。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測頭的長度尺寸未計算在高度值內,測完后,需將測頭的尺寸累加起來,才是所測的實際高度,到此才算完成量取工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井巷工程測量裝置也可用于類似井巷測量的場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永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橋煤礦,未經永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橋煤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8999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