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液氨與水的混合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85615.3 | 申請日: | 2009-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31860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蘆德秀;易繼華;羅方明;龔光敏;易先華;鄢丙東;胡衛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三才堂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5/04 | 分類號: | B01F5/04;B01F3/08 |
| 代理公司: | 荊州市亞德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德斌 |
| 地址: | 434000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合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氨與水的混合裝置,屬化工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生產亞磷酸三乙酯時,常規的配制方式為向裝有水的配制罐中通入液氨。由于液氨槽罐自身的壓力高,當液氨通過配制罐的分布器與水進行氣液靜態混合時,噪音大,混合不均勻,部分氨氣與水形成過飽和溶液后揮發,氨損耗較大。而且工作效率低,通常配制一車12噸的液氨需要四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另外,在通入氨時的過程中,容器產生劇烈的震動,對設備造成很大的危害,同時也形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外套管和內套管套裝一體所構成的混合裝置,使液氨由內套管噴出,并與進入外套管的水相混合配制成氨水溶液后,再由混合裝置的氨水溶液出口進入下一工序,以解決現有氨水溶液配制時混合不均勻,氨損耗較大;且噪音大,使容器產生劇烈震動對設備造成危害等問題的液氨與水的混合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的:
一種液氨與水的混合裝置,它由外套管和內套管構成,其特征在于:外套管上制有進水口,外套管兩端分別制有氨水溶液出口和內套管安裝孔;內套管通過內套管安裝孔安裝在外套管內,內套管的外端上裝有液氨噴射器,內套管的內端口的管壁上對稱均布制有噴射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采用將液氨由內套管噴出,在外套管內與水混合配制成氨水溶液后,再由氨水溶液出口流出,分散了液氨的沖擊力,從而解決了氨水溶液配制時產生的混合不均勻,氨損耗較大,且對設備有劇烈震動的問題。且具有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的特點,特別適用于化工行業配制氨水溶液使用。
附圖說明:
附圖為液氨與水的混合裝置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套管,2、內套管,3、噴射孔,4、進水口,5、內套管安裝孔,6、氨水溶液出口,7、液氨噴射器。
具體實施方式:
該液氨與水的混合裝置由外套管1和內套管2構成,外套管1上制有進水口4,外套管1的兩端分別制有氨水溶液出口6和內套管安裝孔5;內套管2的一部分通過內套管安裝孔5安裝在外套管1內,其內端口的管壁上對稱均布制有噴射孔3。內套管2的另一部分置于外套管1外,內套管2的置于外套管1的外端上裝有液氨噴射器7,液氨噴射器7的作用是用于液氨的輸送。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液氨由液氨噴射器7輸送到內套管2內,從內端口管壁上的噴射孔3噴出,并與從外套管1的進水口4進入的水相互混合;在這一過程中,由進水口4進入的水其進水方向與液氨的流動方向一致,從而分散了液氨的沖擊力,消除了混合時產生的劇烈震動;進而避免了氨水溶液在配制時,容器產生劇烈的震動對設備造成危害,形成安全隱患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三才堂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湖北三才堂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8561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