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鍍用滾鍍機滾筒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083600.3 | 申請日: | 2009-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67493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23 |
| 發明(設計)人: | 卞云霞;楊艷芹;李德東;謝火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營紅林機械廠 |
| 主分類號: | C25D17/20 | 分類號: | C25D17/2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鎮西 |
| 地址: | 43210***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鍍 用滾鍍機 滾筒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鍍用滾鍍機,具體指滾鍍機的一種滾筒。
背景技術
目前,電鍍行業普遍使用的滾鍍機主要由鍍槽、滾筒及相應的驅動系統組成。滾筒截面為六邊形或者八邊形。滾筒采用插板式結構,由于強度小,不能夠將滾筒做得太大,以致該滾筒的承載量較小。而現有承載量較大的滾筒一般采用直接打圓孔的塑料板作為筒壁以及塑料板彎折的焊接方式,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溶液交換不暢,且零件容易在滾筒內打滑,因而翻滾不均,以致待鍍零件容易產生“網眼”鍍層。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滾鍍機的滾筒承載量小、鍍出的零件鍍層表面存在“網眼”的不足,提供一種電鍍用滾鍍機滾筒,其容量大,且滾鍍均勻。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鍍用滾鍍機滾筒包括由一塊門蓋和數塊拼板通過它們之間的角筋和門筋圍合而成的多邊形滾筒體。該滾筒體的角筋和門筋兩端分別與一對齒輪板相連。該滾筒體的拼板上分布有透液孔。其特別之處在于:所述每根角筋位于滾筒體外側的一邊固連有縱向加強筋,所述縱向加強筋的兩端與一對齒輪板固連。
進一步地,所述相鄰縱向加強筋之間、以及門筋上的門框與相鄰縱向加強筋之間還固連有橫向加強筋。
所述拼板上縱橫交錯設置有間隔筋。所述間隔筋位于滾筒體內側的一邊高出透液孔的孔壁1.5~2mm。間隔筋位于滾筒體外側的一邊高出透液孔的孔壁5~6mm。
所述縱向加強筋是由兩根并排焊接的PP板構成的加強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每根角筋位于滾筒體外側的一邊縱向加強筋的設置,相鄰縱向加強筋之間、門筋上的門框與相鄰縱向加強筋之間橫向加強筋的設置,以及拼板上滾筒體外側的一邊高出透液孔孔壁的間隔筋的設置,增大了滾筒的強度,使得增加滾筒的長度或直徑,從而加大滾筒的承載量仍然能夠符合滾筒強度的要求;拼板上的間隔筋在滾筒體內側的一邊高出透液孔孔壁,能夠防止滾筒內的零件打滑,并隔開零件和滾筒壁,以利于溶液的交換,使零件滾鍍均勻,避免了“網眼”鍍層的產生。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電鍍用滾鍍機滾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拼版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B-B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3的C-C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齒輪板1,門蓋2,拼板3,角筋4,門筋5,門閂6,門閂螺母7,縱向加強筋8,橫向加強筋9,門框10,間隔筋11,透液孔12。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電鍍機滾筒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的電鍍機滾筒包括由一塊門蓋2和五列拼板3通過它們之間的角筋4和門筋5圍合而成的六邊形滾筒體。該滾筒體的角筋4和門筋5兩端分別與一對齒輪板1相連。門蓋2上間隔設置有門閂6和相應的門閂螺母7。門閂6與門筋5上的門框10的插槽配合。每根角筋4位于滾筒體外側的一邊固連有由兩根并排焊接的15mm厚的PP板構成的縱向加強筋8,且縱向加強筋8的兩端與一對齒輪板1固連。在相鄰縱向加強筋8之間、以及門框10與相鄰縱向加強筋8之間還固連有橫向加強筋9,該橫向加強筋9沿滾筒壁等間距設置多組,以增大滾筒的強度。
該滾筒體的拼板3上分布有透液孔12。拼板3上還縱橫交錯設置有間隔筋11。間隔筋11位于滾筒體內側的一邊高出透液孔12的孔壁1.5~2mm,能夠防止滾筒內的零件打滑,并隔開零件和滾筒壁,以利于溶液的交換。間隔筋11位于滾筒體外側的一邊高出透液孔12的孔壁5~6mm,以增大拼板3的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營紅林機械廠,未經國營紅林機械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836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