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時鐘彈簧鎖止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077597.4 | 申請日: | 2009-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664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陶典;宋睿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科世達-華陽汽車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35/00 | 分類號: | H01R35/00;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孫長龍 |
| 地址: | 201805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時鐘 彈簧鎖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時鐘彈簧的固定方式,確切地說是用于鎖止汽車時鐘彈簧中心零位的鎖止部件。
背景技術
時鐘彈簧是用于汽車安全氣囊中關鍵的電氣旋轉連接器,安裝在汽車方向盤的下方,是在兩個相對轉動的部件之間的高度可靠性連接的電流傳輸器件,在方向盤左、右的旋轉動作中,保證駕駛員前安全氣囊、喇叭開關等電器部件正常的電路連接。
時鐘彈簧在汽車安全氣囊中起到電信號的傳遞、形成回路等關鍵作用,以保證在汽車碰撞后,安全氣囊的ECU電控單元能夠可靠、及時、有效地將信號傳遞給發生器,使之將安全氣囊打開,以確保駕駛員及乘客的生命安全。時鐘彈簧中各回路如不能正確連接,將會在車輛發生碰撞時,導致安全氣囊不能正常打開,從而不能有效地保護乘員的生命安全。因此,時鐘彈簧在汽車安全系統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現有時鐘彈簧的鎖止方式種類繁多,一般機械主要采用兩個方向來實現這個目的,一種是鎖定下轉子,另一種是鎖定上轉子,結構上有的設計的復雜的,有的設計的很簡單,但在裝車過程中,都容易出現時鐘彈簧不在零位,而被誤裝到車輛中的情況,因此造成成品的失效比例高。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機械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性能穩定可靠的時鐘彈簧鎖止機構。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時鐘彈簧鎖止機構,該機構將時鐘彈簧的上轉子與下定子固連在一起,其上部設有拉扯環,下部設有倒搭扣,側面的定位板上設有套環,下定子的側壁上設置固定倒搭扣的凹槽,上轉子的頂面設有穿過套環的定位柱。
所述倒搭扣的根部設有便于拉斷的斜口槽。
所述定位板上的套環呈長條形,其內側半圓形凹位與上轉子的定位柱緊密吻合。
所述拉扯環位于定位板上方,倒搭扣位于定位板下方。
所述拉扯環和倒搭扣位于定位板外端部,套環位于定位板中部。
該鎖止機構采用固定上轉子的方式來實現,與下定子和上轉子配合后,形成一個穩定可靠的固定機構;另外,整車裝配人員非常容易發現鎖止結構是否斷裂,進而來判斷該時鐘彈簧的中心位置是否正確;當裝配方向盤時,用手在拉扯環部位施力,即可拉斷上部零件,僅保留倒搭扣的勾型部分在下定子中,以達到解鎖的目的來完成裝配。這樣即保證了裝配,又保證了時鐘彈簧的零位。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等有益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時鐘彈簧處于鎖止狀態的俯視圖;
圖2為下定子的立體圖;
圖3為鎖止機構的立體圖;
圖4為定位柱與套環相配合的俯視圖;
圖5為時鐘彈簧處于鎖止狀態的局部剖視圖;
圖6為時鐘彈簧處于鎖止狀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上轉子????????2——下定子
3——拉扯環????????4——倒搭扣
5——斜口槽????????6——定位板
7——套環??????????8——凹槽
9——定位柱
如圖1至圖6所示,該時鐘彈簧鎖止機構將時鐘彈簧的上轉子1與下定子2固連在一起,其上部設有拉扯環3,下部設有倒搭扣4,倒搭扣4的根部設有便于拉斷的斜口槽5,側面的定位板6上設有套環7,拉扯環3位于定位板上方,倒搭扣4位于定位板下方,拉扯環3和倒搭扣4位于定位板外端部,套環7位于定位板中部,下定子2的側壁上設置固定倒搭扣的凹槽8,上轉子1的頂面設有穿過套環的定位柱9,套環7呈長條形,其內側半圓形凹位與上轉子的定位柱9緊密吻合。
該機構簡單、可靠、操作方便,可避免在裝車過程中,出現時鐘彈簧不在零位,而被誤裝到車輛中的情況,使成品的失效比例降至最低。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技術方案。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在其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科世達-華陽汽車電器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科世達-華陽汽車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7759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蒸發器翻身裝置
- 下一篇:雙鹽橋式現場用海水負二價硫測量傳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