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直流電機的換向極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077526.4 | 申請日: | 2009-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367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4-07 |
| 發明(設計)人: | 徐躍成;沈耀晟;張雪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南洋電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3/00 | 分類號: | H02K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41 | 代理人: | 章蔚強 |
| 地址: | 20180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直流電機 換向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直流電機,尤其涉及一種直流電機的換向極結構。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現有的電機換向極結構包括嵌設在磁軛1’的嵌槽內的換向極鐵心2’以及繞制在換向極鐵心2’下部的換向極繞組5’,換向極鐵心2’由若干形狀為T型的換向極片疊壓而成,雖然這樣的結構疊壓后很扎實,能很好的固定換向極繞組5’,但是在有些設計難度較高的電機中,定子的空間結構相當緊張,現有換向極鐵心2’的結構占有的空間位置相對較大,從而給主極繞組3’的放置造成了不便,減少了通風空間,同時也增加了主極鐵心4’與換向極鐵心2’之間的干擾。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新型的直流電機的換向極結構,以達到釋放電機定子的徑向空間,同時節省材料,并降低了主極和換向極之間的干擾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直流電機的換向極結構,包括設有嵌槽的磁軛、上部嵌設在所述嵌槽中的換向極鐵心和套裝在換向極鐵心下部的換向極繞組,所述的換向極鐵心由多個矩形換向極沖片疊壓而成;所述換向極鐵心中部的兩側面分別間隔設有若干個呈L型的換向極繞組支撐板,以使所述換向極繞組頂靠在支撐板的水平部下端面上。
在上所述的直流電機的換向極結構中,所述換向極鐵心上部兩端的兩側面與所述磁軛的嵌槽之間分別設有一換向極墊塊,且該換向極墊塊的形狀與所述磁軛的嵌槽相匹配。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解決方案,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變換向極鐵心的形狀,即將換向極片由T型變成矩形,從而釋放了電機定子的徑向空間,使得通風效果更加出色;同時,主極繞組的可變尺寸可以大大增加,從而為電機磁路的設計提供了便利;另外由于換向極片的截面積變小,整體上節省了材料,并降低了主極和換向極之間的干擾。本實用新型增設的換向極繞組支撐板不但體積小重量輕,而且能夠起到很好的支撐換向極繞組的作用;本實用新型增設的換向極墊塊在安裝位置上對于換向極的固定也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的電機換向極結構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直流電機的換向極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直流電機的換向極結構,包括設有嵌槽10的磁軛1、上部嵌設在嵌槽10中的換向極鐵心2和套裝在換向極鐵心2下部的換向極繞組6,其中,換向極鐵心2由多個矩形換向極沖片疊壓而成;換向極鐵心2中部的兩側面分別間隔設有若干個呈L型的換向極繞組支撐板7,以使換向極繞組6頂靠在支撐板7的水平部下端面上。
換向極鐵心2上部兩端的兩側面與磁軛1的嵌槽10之間分別設有一換向極墊塊3,且該換向極墊塊3的形狀與磁軛1的嵌槽10相匹配。
本實用新型中的換向極鐵心2通過焊接了換向極繞組支撐板7,不論從材料上還是空間上都得到了很大的節省,而且換向極繞組6在支撐板7的作用下同樣能夠很好得固定,而節省下來的空間對風路的改善有很大得幫助,另外,方便了主極繞組4的放置,同時降低了主極鐵心5和換向極鐵心2之間的干擾。換向極墊塊3則起到了固定換向極鐵心2的作用。
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范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南洋電機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南洋電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7752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配置有可充氣支撐件模塊的前開式晶片盒
- 下一篇:一種電機軸頸旋轉密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