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散熱柱的電力傳輸用接線端子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075337.3 | 申請日: | 2009-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662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朱華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艾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9/00 | 分類號: | H01R9/00;H01R11/00;H01R1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丁惠敏;鄭立 |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散熱 電力 傳輸 接線 端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力傳輸用接線端子。
背景技術
在電力傳輸中,發電、供電、用電設備連接的接線端子與電源線路連接,在接點處是發電、供電、用電傳輸通道最容易出事件的部位。究其主要原因在于:連接的接觸面積小、接觸不良,從而導致通過負荷電流時發熱而發生事故。
發電設備的接線端子、供電設備的接線端子及用電設備的接線端子與電源線的端子和它們所采用的材料、制作工藝上采取了很多措施,為解決發、供、用電傳輸負荷電流時接線端子發熱問題,人們進行了不斷的探索,使用新材料,制作新工藝。但現有的技術仍不能避免由于電流負荷發熱而產生的事件。
實用新型內容
目前,發電設備、供電設備及用電設備連接的導線接線端子,采用的材料大都為導電性能較好的有色金屬,根據導線導電的材料和形狀,制作工藝形狀各異。如何能在此基礎上,對目前制作工藝加以改進,加快發電設備、供電設備及用電設備連接的導線的接線端子在通過負荷電流時產生的熱量散發,緩解接線端子發熱,減少由此產生的故障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要任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電力傳輸用接線端子,所述接線端子在其電接觸區域中具有至少一個散熱柱,所述散熱柱位于所述電接觸區域的背離直接電接觸面的背表面上,并從背表面向外突起。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的構思,散熱柱的縱軸線垂直于背表面或所述直接電接觸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較佳的構思,接線端子在其電接觸區域中具有多個成排或成列分布的散熱柱。
更為有利的是,散熱柱的橫截面形狀是圓形、矩形或者三角形。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具體的實施方式,詳細地說明本實用新型。
附圖說明
圖1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力傳輸用接線端子的第一具體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力傳輸用接線端子的第二具體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3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力傳輸用接線端子的第三具體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電力傳輸過程中,接線端子在通過負荷電流時產生熱量。危害最大的部位是接線端子的接觸面處。因此,根據本實用新型,在接線端子的接觸區域中增加散熱柱,從而使得在不改變接線端子材料和不改變其導電結構形狀、也不增減導電接觸面積的前提下增加接觸面的散熱面積。散熱柱的橫截面形狀可以是圓形、矩形或者三角形。
圖1示出一種帶有散熱柱2的平板型接線端子。該種型式的接線端子在電力負荷傳輸中用途非常廣泛,平板型接線端子一般用在大截面導線或硬母線的電連接上。從圖1的優選實施例中可以看出,平板型接線端子在其兩端的對稱的固定區域中分別具有四個均勻分布的端子固定孔1,而在平板型接線端子的中部的電接觸區域中帶有三排散熱柱2,在與平板型接線端子較窄邊平行的縱向軸線的方向上各排散熱柱之間的兩兩間距彼此相同。每五個散熱柱2組成一排,它們的中心點成一條直線,該直線平行于平板型接線端子的寬邊。每排散熱柱2的縱軸線位于同一平面上,而端子固定孔1的縱軸線不落在此平面上,也就是說,端子固定孔1的縱軸線與各排散熱柱2的縱軸線不共面。散熱柱2從平板型接線端子的電接觸區域的背離直接電接觸面3的背表面4向外突起。散熱柱2的縱軸線垂直于背表面4或直接電接觸面3。在背表面4上,任一散熱柱2的中心點在背表面4所確定的平面的橫向方向和縱向方向上均與端子固定孔1的中心點錯開分布,也就是在背表面4上,說散熱柱2的中心點與端子固定孔1的中心點既不在同一豎直線上也不在同一水平線上。通過設置散熱柱2,增加了背表面4與周圍的環境的接觸面積,大大增強了散熱能力。由于散熱柱2并不位于直接電接觸面3上,因此,沒有改變接線端子的電接觸面積的大小。
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接線端子為爆壓型接線端子,該種型式的接線端子在電力負荷傳輸中用途也非常廣泛,爆壓型接線端子一般用于小截面導線。與圖1的平板型接線端子類似地,圖2所示的爆壓型接線端子上也帶有散熱柱2,以增加背表面4的散熱面積,加快散熱。
圖3示出一種帶有散熱柱2的馬蹄型接線端子,該種型式的接線端子在電力負荷傳輸中廣泛地用于小截面導線。與圖2的實施例類似的,散熱柱2的縱軸線垂直于背表面4或直接電接觸面3,并從背表面4向外突起。散熱柱2均勻地分布在馬蹄型接線端子的外圓周表面上。在圖5所示實施例中,馬蹄型接線端子帶有七個散熱柱2,若按順時針方向排序,除了第一和第七散熱柱的縱軸線之間夾角為90。外,其余散熱柱2的縱軸線間兩兩夾角為4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艾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艾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7533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跌落式熔斷器的杠桿機構
- 下一篇:一種鋅覆鋼導電接地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