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去除爐鼻子內鋅灰和面渣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073598.1 | 申請日: | 2009-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23369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金學湛;高玉強;楊杰;林傳華;周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8B7/00 | 分類號: | B08B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開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竺 明 |
| 地址: | 201900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去除 鼻子 內鋅灰 和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鍍鋅設備,特別涉及一種去除爐鼻子內鋅灰和面渣的裝置。
背景技術
鋅灰和鋅渣(包括面渣、懸浮渣和底渣)對熱鍍鋅產品特別是高表面質量要求的熱鍍鋅產品的影響一直是困擾熱鍍鋅生產的主要問題。爐鼻子內的鋅灰和鋅渣在正常生產時很難清除,而其一旦粘附到帶鋼表面,就會在帶鋼表面產生缺陷。國內外鋼鐵公司都在積極研究減少鋅灰和鋅渣對熱鍍鋅產品特別是熱鍍鋅汽車外板影響的方法,常用的方法為使用鋅液泵將爐鼻子內的鋅灰和面渣抽到爐鼻子外,以避免它們粘附到帶鋼表面。
目前使用鋅液泵去除爐鼻子內鋅灰和面渣的主要方法有兩種,一種方法是在爐鼻子上表面加裝內臂板,形成隔室,在隔室內引出導管,用鋅液泵抽出帶有鋅灰和面渣的鋅液,從而將爐鼻子內的鋅灰和面渣排除到爐鼻子外,如中國專利申請號01820330.2公開的方法需要在爐鼻子內外保持恒定的液位差范圍,在實際生產中很難保證,從而造成該方法不能很好地投入使用。另一種方法是不加裝內臂板,在爐鼻子的操作側與傳動側均引出導管到爐鼻子外,分別接兩臺鋅液泵對帶有鋅灰鋅渣的鋅液進行抽取,可以同時抽取,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單邊進行抽取。該方法鋅液流量相對較小,去除爐鼻子表面鋅灰和面渣的效果不明顯。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一種去除爐鼻子內鋅灰和面渣的裝置,用于去除爐鼻子內鋅液表面的鋅灰和面渣,提高爐鼻子內鍍液的清潔度,改善帶鋼表面質量。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去除爐鼻子內鋅灰和面渣的裝置,其包括,第一導管,設置于爐鼻子的操作側或傳動側,一端伸入爐鼻子鋅液內,另一端接入可使導管對爐鼻子內鋅液形成抽出效果的連通氣源的氣管及相應的流量、壓力控制裝置;第二導管,爐鼻子的傳動側或操作側的爐鼻子內,一端伸入爐鼻子內,另一端接入可使導管對爐鼻子內鋅液形成補充效果的連通氣源的氣管及相應的流量、壓力控制裝置;第一、二導管還分別包括,一個用于控制導管的高度、以及維護時將導管移出爐鼻子的垂直定位機構,設置于爐鼻子兩側工作平臺,該機構包括通過一支持架與導管連接的絲桿或螺母、電機和可編程數字編碼器;用于導管沿帶鋼運行方向跟隨爐鼻子擺動的第一水平定位機構(X2),設置于爐鼻子兩側工作平臺,該機構包括軌道、通過一支持架與導管連接絲桿或螺母和電機;用于維護時將導管沿垂直于帶鋼運行的方向、從工作位置移動到更換位置的第二水平定位機構(X1),其與第一水平定位機構運動方向垂直設置,設置于爐鼻子兩側工作平臺,該機構包括軌道、絲桿或螺母和電機。
進一步,爐鼻子里面安裝有攝像頭。
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機為POSMO電機。
工作時,兩個導管的高度均與鋅液面保持一致,向兩個泵的氮氣管道內鼓吹氮氣,一抽一送,使得鋅液在爐鼻子里形成平穩的流動,鋅渣跟隨鋅液流動,最終被抽出,避免了爐鼻子內鋅灰和面渣對產品表面質量的影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對鋅液泵的使用打破了傳統的單一抽液用法,采用兩側導管一抽一送,形成穩定的鋅液流動,使得鋅灰鋅渣能順利地隨著鋅液被泵抽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的去除爐鼻子內鋅灰和面渣的裝置,其包括,第一導管1,設置于爐鼻子6的操作側或傳動側,一端伸入爐鼻子鋅液內,另一端接入可使導管對爐鼻子6內鋅液形成抽出效果的連通氣源的氣管及相應的流量、壓力控制裝置;第二導管2,爐鼻子6的傳動側或操作側的爐鼻子內,一端伸入爐鼻子6內,另一端接入可使導管對爐鼻子6內鋅液形成補充效果的連通氣源的氣管7、7’及相應的流量、壓力控制裝置;
第一、二導管1、2還分別包括,
一個用于控制導管1、2的高度、以及維護時將導管1、2移出爐鼻子的垂直定位機構3、3’,設置于爐鼻子6兩側工作平臺,該機構(以垂直定位機構3為例)包括通過一支持架31與導管連接的絲桿(螺母)32、電機33和可編程數字編碼器34;
用于導管1、2沿帶鋼運行方向跟隨爐鼻子擺動的第一水平定位機構(X2)4、4’,設置于爐鼻子6兩側工作平臺,該機構(以第一水平定位4為例)包括軌道41、通過一支持架42與導管連接絲桿(螺母)43和電機4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7359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