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強制循環型水泥窯余熱鍋爐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069938.3 | 申請日: | 2009-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86997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渭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江能源回收(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2B1/18 | 分類號: | F22B1/18;F27D17/00;F23J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亞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樹德 |
| 地址: | 200081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強制 循環 水泥 余熱 鍋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泥窯余熱鍋爐,特別是一種強制循環蒸汽過濾-水泥窯余熱鍋爐,安裝在水泥回轉窯尾部,將窯尾排除的低溫煙氣的熱量通過本專利設備產生低壓過熱蒸汽供輪機組發電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水泥窯尾部,需要設置水泥窯余熱鍋爐來回收熱量。現有的鍋爐結構都是立式或臥式的自然循環爐型,在管束間易出現積灰搭橋現象,金屬耗量較大,密封性能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強制循環型水泥窯余熱鍋爐,鍋爐為水平通道式,受熱面為蛇形管結構通過頂蓋箱組裝垂直懸吊在煙道內,煙氣橫向沖刷受熱面管子;受熱面管束帶有特殊的振打裝置,爐水用熱水循環泵作強制循環;余熱鍋爐受熱面為蛇形管結構通過頂蓋箱組裝成整體,鍋爐無穿墻管,密封性好,受熱面管束結構緊湊,降低鋼材耗量且節約用地。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強制循環型水泥窯余熱鍋爐,由鍋爐、受熱面管束、連接管束、除灰振打器四部分組成,其中,鍋爐的爐筒筒體由鋼板卷焊而成,兩端的封頭上均有425×320mm的人孔裝置;鍋爐為水平通道式結構,受熱面為蛇形管結構通過頂蓋箱組裝垂直懸吊在煙道內,煙氣橫向沖制受熱面管束,受熱面管束裝有除灰振打裝置,爐水用熱水循環泵強制循環。
所述的受熱面管束,從前到后依次為過熱器、蒸發器、省煤器,垂直懸吊在煙道內,過熱器、蒸發器、省煤器的結構均由集箱、頂蓋箱、吊頂管、蛇形管、振打管分別組裝成整體,再通過連接管束焊接而成,其中,集箱安裝在頂蓋箱上部,從集箱引出的蛇形管和吊頂管懸吊在頂蓋箱下,穿過頂蓋箱時用套管進行密封;蛇形管下部連接有振打管。
所述的頂蓋箱為長方體鋼板密封結構,中間填塞耐火材料和保溫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余熱鍋爐為水平通道式,機械振打落下的粉塵落入灰斗,避免隨廢棄進入高溫風機;
2、受熱面為蛇形管結構通過頂蓋箱組裝垂直懸吊在煙道內,煙氣橫向沖刷受熱面管子,密封性能好、傳熱效果佳;
3、受熱面管束帶有特殊的振打裝置,清灰容易,不易積灰,不存在積累搭橋的可能;
4、爐水用熱水循環泵作強制循環,爐水循環效果穩定,防止鍋爐爆管,鍋爐受熱面管束結構布置緊湊,節省鋼材和占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余熱鍋爐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受熱面管束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側視圖。
附圖中標號說明
1-鍋筒
2-過熱器??????????2’-過熱器管束
3-蒸發器??????????3’-蒸發器管束
4-省煤器??????????4’-省煤器管束
5-鍋爐外殼????????6-連接管束????7-熱水循環泵
8-除灰振打裝置????9-振打管??????10-集箱
11-頂蓋箱?????????12-吊頂管?????13-蛇形管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作進一步描述。
請參閱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強制循環型水泥窯余熱鍋爐由鍋筒1、過熱器管束2’、蒸發器管束3’、省煤器管束4’、鍋爐外殼5、連接管束6、熱水循環泵7、除灰振打裝置8組成(見圖1~3所示)。
所述的鍋筒1筒體由鋼板卷焊而成,兩端的封頭上均有425×320mm的人孔裝置;鍋爐上裝有兩只就地水位計,石英管和雙色各一只,另外還留有兩對水位平衡容器接口,供報警、控制室水位指示和汽包水位調節自動控制使用。
鍋筒1上設有安全閥接口,保證鍋筒1壓力不致超壓。
為防止雜物進入熱水循環泵,在下降管口裝有過濾器。
鍋筒1通過二個支座支承在鋼架上,一端為固定支座,另一端為活動支座,汽包可沿軸向自由膨脹。
所述的受熱面管束(見圖4、5所示),受熱面管束為過熱器管束2’、蒸發器管束3’、省油器管束4’的總稱。
每組受熱面管束結構基本相同,由頂蓋箱11、集箱10、蛇形管束13、吊頂管12和振打管9幾部分組成,分別組裝成整體,安裝時只需要擱放在爐頂的方孔內,四周與爐頂鋼結構密封焊接。
頂蓋箱11為長方體,鋼板密封結構,中間填塞耐火材料和保溫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江能源回收(上海)有限公司,未經中江能源回收(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6993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解合成三氟化氮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宏晶Cr3C2陶瓷粉末的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