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燙印金屬圖文的熱轉印薄膜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67809.0 | 申請日: | 2009-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4284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傳西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佳大印刷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M5/40 | 分類號: | B41M5/40;B44C1/16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方易知識產權事務所 | 代理人: | 沈 原 |
| 地址: | 201517上海市金山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金屬 圖文 熱轉印 薄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轉印薄膜,特別是一種用于燙印金屬圖文的熱轉印薄膜。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對于玻璃瓶體和陶瓷瓶罐的外觀美化和修飾是由來已久的工藝技術,目前已從絲印、移印等直接印刷技術轉變到非直接印刷技術,也就是轉移印刷技術。大多采用熱升華轉印(Thermal?DyeSublimation?Printing)、熱轉印(Heat?Transfer-Printing)(ZL200620154297.8)。由于色彩豐富,解像度高;該技術近年來已廣泛應用于塑料制品、木制品等較易附著的物品,而且還應用于玻璃、陶瓷等較難附著的物品。
轉印工藝是基于離型層而實現的,就是使得離型層與基材之間的附著力在一定范圍可控,當小于它們與物品之間的粘接力時就能實現印制在離型層上的圖文能轉移到物品上,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審美需求提高,金屬質地的圖文能極大豐富圖文表現力,也更加彰顯物品的高貴和檔次。但由于金屬的圖文的制造流程都要經過酸堿洗鋁或蝕刻(ZL?200420115315.2),并有沖洗的流程;實踐中為提高產能需加大沖洗力度,過大的沖洗力會對薄脆的離型層造成損傷,從而影響熱轉印的圖文質量。因此需要對以上技術進一步改進,提高金屬圖文的制造質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用于燙印金屬圖文的熱轉印薄膜。
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解決了其技術問題:一種用于燙印金屬圖文的熱轉印薄膜,包括基材層,該基材層一側依次置有離型層、圖文層以及接合層,其特征在于:在離型層與圖文層之間還置有一隔離層。
由于本實用新型在離型層與圖文層之間設置了一層隔離層,使其可以有效地保護離型層,使本燙印金屬圖文的熱轉印薄膜在使用過程中洗鋁或蝕刻的沖洗液不會傷及離型層,因此比現有的生產速度更快,質量更穩定。本實用新型可以在一定的壓力和溫度下將圖文層固化在諸如玻璃、陶瓷等物品表面。
【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序號分別表示為:
1-基材層;
2-離型層;
3-隔離層;
4-圖文層;
5-接合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以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包括基材層1,該基材層1一側依次置有離型層2、圖文層4以及接合層5。本實用新型還在離型層2與圖文層4之間還置有一隔離層3。
在本實用新型中,基材層1是承載體,由聚丙烯(PP)薄膜或者滌綸(PET)薄膜所構成,其厚度為10-30μm,轉印之前的印制工作全部在基材層1上完成。
離型層2是涂布于在基材上光固型樹脂和光引發劑的混合物,其厚度為2-10μm,能以較小的力附著在基材層上,易于轉移剝離。
隔離層3是涂布于離型層上的耐高溫有機硅樹脂和聚氨酯樹脂,其厚度為2-5μm,能有效保護離型層,使洗鋁或蝕刻的沖洗液不會傷及離型層,比現有的生產速度更快,質量更穩定。
圖文層4是由蒸鍍洗鋁或蝕刻形成的圖像或文字,需要時可以增加印刷圖文。
接合層5是高粘接力熱熔膠,在一定的壓力和溫度下將圖文層4固化在諸如玻璃、陶瓷等物品表面。
實施例一
取10~20μm聚丙烯(PP)薄膜為基材層1,在薄膜的一面涂布2~10μm的離型層2,最好是4~8μm,再在離型層2上涂布2~3μm隔離層3,然后鍍鋁再洗鋁出設定金屬圖文,最后還涂布一層在加熱和加壓下起粘接作用的膠水作為接合層5。本實施例適用于150℃~180℃的熱壓轉印。
實施例二
取15~30μm滌綸(PET)薄膜為基材層1,在薄膜的一面涂布2~10μm的離型層2,最好是3~5μm,再在離型層2上涂布4~5μm隔離層3,然后覆鋁再蝕刻出設定金屬圖文,并在留空的地方印刷設計好的圖案,最后還涂布一層在加熱和加壓下起粘接作用的膠水作為接合層5。本實施例適用于170℃~220℃的熱壓轉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佳大印刷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佳大印刷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678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