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永久磁鐵用安裝構件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62832.0 | 申請日: | 2009-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31994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21 |
| 發明(設計)人: | 陳革;程虎;李云鋼;劉恒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F7/02 | 分類號: | H01F7/02;H01F41/00;H02K15/03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傅俏梅 |
| 地址: | 410073湖南省長沙市硯瓦池正街4***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永久磁鐵 安裝 構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永久磁鐵裝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永久磁鐵用安裝構件。
【背景技術】
永久磁鐵的使用逐步從小電機電器擴展到其他場合,比如在磁浮交通領域——可用于制造車載懸浮磁鐵。在大型的工程應用中,如何將永久磁鐵安全、可靠、方便地安裝到特定的設備中是工程應用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在永久磁鐵的安裝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在于永久磁鐵對周圍鐵質構件具有很大的吸力。在磁浮交通等工程應用中,由于永久磁鐵都比較大,與周圍鐵質構件間產生的磁力也很大,因此,會造成安裝時不易定位及易造成人員的夾傷等工傷事故。
中國專利局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安裝永久磁鐵的方法”(專利號:98119827.9),其主要特點是在永久磁鐵側部徑向地設置其相位差為90°的凹槽,用作定位槽和固定槽。定位槽通過鍵相對于固定卡爪定位,并且通過塑性加工后固定于固定槽中,而塑性加工則需通過切割和彎曲刀具在電動機外殼的端面實現。這種機械夾持方法,需先對永磁體進行加工,安裝過程復雜,使用不便,且會對永磁體造成損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利用永磁體與吸合構件之間產生的磁場吸力來實現抓舉,利用定位構件來實現定位之永久磁鐵用安裝構件。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永久磁鐵用安裝構件,包括:用于吸附永久磁鐵之吸合構件、旋合于吸合構件上且可頂觸永久磁鐵移動之至少一卸載螺栓、定位構件,以及固于所述定位構件上、與吸合構件旋合且可帶動吸合構件上下移動之移動構件。
進一步地,
所述吸合構件包括一可與永久磁鐵吸合之底吸板以及與所述底吸板固定連接的中心支架;
所述定位構件包括兩平行設置的側定位導向框架,以及連接兩側定位導向框架之頂支架;
所述移動構件為一移動螺桿,通過頂支架固定于所述側定位導向框架上;
所述移動螺桿上套設有上、下移位螺母,分別位于頂支架上、下兩個端面。
優選地,所述底吸板采用導磁材料制造,所述頂支架、中心支架、卸載螺栓、側定位導向框架、移位螺桿、上、下移位螺母采用非導磁材料制造。
有別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下列技術效果:
1.本實用新型采用吸合構件,利用永磁體的吸力來實現對永磁體的抓舉,相對于機械夾持方法而言,方法更簡便,由于不需要對永磁體進行加工,因而不會對永磁體造成損害;
2.本實用新型使用了卸載螺栓,可避免吸合構件與永磁體吸合時產生的沖擊,同時采用螺栓旋轉產生的推力,可平穩地實現吸合構件與永磁體分離;
3.本實用新型移位螺桿與移位螺母的使用,可實現對永磁體的安全方便地就位,通過利用移位螺桿的旋合緩慢移動,可有效避免安裝時大磁場吸力產生的沖擊的發生;
4.本實用新型采用定位構件,可實現對永磁體的安裝定位,有效避免安裝時受與周圍臨近的永磁體或導磁構件間磁力的影響,同時可避免與周圍器件間的隨機吸合而導致的物品損壞及人員的受傷;
5.本實用新型為多個架體形構件的相互組合連接,結構非常簡單,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非常低廉,安裝也非常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之A-A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吸合構件準備吸取永磁體狀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吸合構件吸取永磁體后的狀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定位構件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吸取永磁體后安裝頂支架及移位螺栓、螺母的工況圖。
圖中標號說明如下:
1.吸合構件,????11.底吸板,???12.中心支架,
121.上支架,????122.側支架,
2.定位構件;????21.頂支架,???22.側定位導向框架,
31.上移位螺母,?32.下移位螺母,
4.移動螺桿,????5.卸載螺栓,??6.待裝配永磁體的構件,
7.永久磁鐵,????8.固定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628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