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面型乳房自我檢測手套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061056.2 | 申請日: | 2009-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455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05 |
| 發明(設計)人: | 徐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波 |
| 主分類號: | A61B5/00 | 分類號: | A61B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劉延喜 |
| 地址: | 510610 廣東省廣州市天***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面 乳房 自我 檢測 手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保健輔用工具,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檢測乳腺增生、囊腫及腫瘤等類似乳房疾病的雙面型乳房自我檢測手套。
【技術背景】
女性乳腺增生、囊腫及腫瘤等類似乳房疾病屬于高發病,及早發現該病的征兆對于預防和治療乳腺腫瘤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為此,利用腫瘤所造成的肌膚觸摸感覺的不同,業內人士曾提出相應的用于檢測腫瘤先兆的儀器、設備和其它輔用產品。
一種較為簡易的技術方案由于其便于推廣而被廣泛應用,該技術方案在中國曾提交相應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并被授權,具體請參閱CN200960171Y號專利公告:其公開一種乳房自我檢測用手套,包括內裝有油液層的封閉袋體和掌套,掌套的邊緣與袋體相連,且掌套與袋體之間形成具有穿戴口的穿戴腔。通過油液層的設置,使該手套具有放大作用,且能提高移動時的滑動力,從而在對乳房進行檢測時,實現對微小腫塊的定位和高靈敏度的檢測。
盡管該方案具有一定的實用性,但是,本申請人作為本領域的從業人員通過大量的實驗與調查發現,該技術方案仍然具有如下不足:
首先,由于女性在使用該手套自我檢測時,一般多處于站立狀態,此時,由于袋體內部自由空間太大,油液受自重作用而集中至靠近手腕部位處,而對腫瘤的具體感知是用手指進行的,手指的神經系統比手腕更為發達,顯然,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檢測的準確率便大大下降,進一步佐證了該技術方案由于不符合人體工學設計而導致的不科學性;
其次,即使女性以平躺的身姿進行自我檢測,但是,油液層的流動性太大,油液層在袋體內仍將分布不均,使得手套被用于檢測時,由于手指擠壓加上其流動特性決定而形成的稀薄的油液層無法使手指更好地感知乳房腫塊,從而導致油液的放大作用被大大削弱,導致實際應用中這種手套的靈敏度遠低于其理論推測的效果;
再者,該技術方案中,需要通過袋體、油液層和掌套三個部件共同構成,其結構相對復雜,僅單面可用,在加工時尤為麻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符合人體工學設計以確保其檢測準確率、確保其檢測靈敏度且結構簡單便于加工的雙面型乳房自我檢測手套。
為實現該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雙面型乳房自我檢測手套,包括內腔裝有油液層的袋體,該袋體呈具有穿戴口以供手掌插入的掌套狀,所述內腔設有若干約束油液層自由流動的限制區。具體而言,所述袋體包括一對彼此在穿戴口處連接以形成內腔的膜片。所述若干限制區彼此間既可形成蜂窩狀,也可僅全部或局部形成對稱結構,或者,所述若干限制區僅在袋體的1/2內腔中設置。
所述袋體的該對膜片間既可通過連設隔離帶形成所述限制區,也可通過縫制粘固帶形成所述限制區。
較佳的,所述袋體形成有至少供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插入的指套,且所述指套對應的內腔處被設置為獨立的所述限制區。
為便于提攜,所述袋體在其穿戴口處設有不含油液層的提手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備如下優點:
首先,通過在袋體內腔分隔為多個限制區,尤其是設置指套并為其設置獨立的限制區,避免油液過分集中于某處而偏離手指部位,使得無論檢測者的身姿如何,均可方便地進行乳房腫瘤檢測操作而不影響檢測的準確率,顯然更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要求;
其次,限制區的設置,能約束油液層過大的流動性,使油液的流動更趨可控,從而使油液層中的油液能得到均勻地分布,確保手指在進行檢測時具有較高的靈敏度,更好地利用了油液層對觸覺的放大作用;
再者,通過采用與現有技術完全不同的結構——袋體僅采用雙膜片結構成型,省略了掌套這一部件,其結構非常簡單,且雙面均可用,又便于批量生產,有利于進一步普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雙面型乳房自我檢測手套的背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雙面型乳房自我檢測手套的正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雙面型乳房自我檢測手套套入手掌時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請結合圖1至圖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雙面型乳房自我檢測手套的正面,圖2為背面,圖3為其剖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波,未經徐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6105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