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進氣負壓自動控制節油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58725.0 | 申請日: | 2009-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28530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24 |
| 發明(設計)人: | 胡小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小安 |
| 主分類號: | F02M23/09 | 分類號: | F02M23/0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32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進氣負壓 自動控制 節油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油發動機,尤其是涉及發動機進氣負壓自動控制節油系統。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汽油機燃燒系統中,為使汽油機在整個運行工況中都能發揮最佳性能,往往采取大供油量、寬諧調面等手段求得發動機各功能部件在運行中配合工作的協調性。此種模式的控制手段離散,系統工作精度極為粗糙,特別是發動機在稀薄燃燒狀態下工作時,原有的各功能部件之間配合工作的控制精度遠遠不能滿足要求。其直接后果則是導致高油耗、高排放、高污染以及產品的一致性差異大。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以上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進氣負壓自動控制節油系統,
該技術方案包括氣缸、配氣凸輪機構、設置在氣缸缸頭上的進氣管、出氣管、火花塞、空氣濾清器、點火器以及與進氣管相連通的化油器。并于進氣管上設有負壓自動控制稀薄燃燒裝置,該裝置包括內設空腔的主體及主體腔內的滑閥體,滑閥體內設有一個以上的二次補氣通道,主體上設有與主體腔相通的進氣嘴和與滑閥體內的二次補氣通道相通的出氣嘴。其中所述的進氣嘴與空氣濾清器相接,出氣嘴與氣缸缸頭上的進氣管連接。
本實用新型另外的優選方案還包括以下幾種:
第一種,在主體底部設置基座,基座上設有轉換開關,基座及轉換開關內均設有氣道與滑閥體內的二次補氣通道相通。
第二種,在主體上設置位置調節機構,包括調節螺桿和調節螺桿鎖母。
第三種,在主體腔內設有復位彈簧。
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在于,通過設置進氣管上的負壓自動控制稀薄燃燒裝置中的滑閥體在負壓的作用下產生上下位置變化及其變化的速率、變化的時間來控制二次補氣通道的接通或斷開從而改變化油器中的補氣量,實現全工況范圍內對空燃比的稀薄燃燒自動控制,提高汽油燃燒系統各部件的工作協調性和精度,達到提高燃燒品質、降低油耗、減少排放的目的。相對于現有技術還兼有結構簡單、成本低,維修方便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的結構原理圖。
圖2是圖1中負壓自動控制稀薄燃燒裝置的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氣缸1、配氣凸輪機構2、設置在氣缸缸頭上的進氣管3、出氣管7、火花塞9、空氣濾清器6、點火器8以及與進氣管3相通的化油器4。并于進氣管3上設有負壓自動控制稀薄燃燒裝置5。
如圖2所示,該裝置包括主體50及滑閥體51。滑閥體51內設有二次補氣通道52,外圍則設有復位彈簧53。主體50的上側端設有一個進氣嘴54與空氣濾清器6相接,底部設有基座55,基座55上設有轉換開關56和出氣嘴57。出氣嘴57與氣缸缸頭上的進氣管3連接。主體50上端部還設有調節螺桿58和調節螺桿鎖母59用于調節滑閥體51的主體腔內位置。滑閥體51內的二次補氣通道52的兩端還設有密封膠墊60。
如圖1、圖2所示,當發動機工作時,氣缸1的活塞下行,進氣門打開,由于在化油器4節流的作用下,進氣管3產生負壓(該負壓對化油器4的供油特性影響巨大而且對各功能部件協調工作的變化量極為敏感)。滑閥體51在負壓作用下向下移動,打開二次補氣通道52,新鮮空氣經進氣嘴54、二次補氣通道52、基座55進入進氣管3,進氣管3負壓隨之降低,化油器4的供油量也隨之減少,達到稀釋可燃混合氣的目的。當發動機變工況時,進氣管3內負壓隨即發生變化,主體50內的滑閥體51的位置隨負壓變化,改變上下移動速度,二次補氣時間也隨之改變,補氣量也隨之發生改變。在負壓較大的工況(如怠速)滑閥體51在密封膠墊作用下,完全停止補氣,保證發動機穩定工作,當某些特定工況(冬季啟動)需要濃混合氣工作時,可關閉設在基座55中部的轉換開關56,使化油器4恢復原始供油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小安,未經胡小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587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水帳篷
- 下一篇:一種生物質燃料成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