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航模直升機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056643.2 | 申請日: | 2009-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457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05 |
| 發明(設計)人: | 羅之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之洪 |
| 主分類號: | A63H27/133 | 分類號: | A63H27/133;A63H27/18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番***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航模 直升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玩具領域,尤指一種電動航模直升機。
背景技術
航模飛行器以其優良的趣味性、娛樂性,深受廣大兒童甚至大人的喜愛。航模飛行器能夠在高空平穩飛翔,靈活自如地轉換方向,需要其能夠克服自身重力,還需要控制準確的方向控制系統。
由于航模飛行器是重于空氣的飛行器,當航模飛行器在空中飛行時,就會產生作用于飛行器的空氣動力,各種航模飛行器就是靠空氣動力升空飛行的。利用兩個流體定理:連續性定理和伯努利定理,重于空氣的航模飛行器借助獲得的升力克服自身因地球引力形成的重力,就可以翱翔在藍天上。
然而,傳統的航模飛行器的方向控制系統通常采用雙槳結構,相應的需要兩套組件以控制雙槳旋轉實現機體的飛行,并控制機體的上升下降、前進后退和左右轉動。相應的航模飛行器體積較大,重量較重,致使機身體積較大,機體重量較重,并且裝配相對比較復雜,裝配困難。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飛行平穩的單槳直升機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實為必要。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飛行平穩的單槳直升機。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航模直升機,包括主體、固定于所述主體的動力組件、旋轉組件、尾翼、起落裝置、外殼及各種固定件;
所述旋轉組件包括貫穿于所述主體的主軸、設置于所述主軸上端的T形架和設置于所述主軸中部的傾斜盤;
所述T形架頂端設有葉片夾,所述T形架的中部設有平衡桿,所述T形架的外部套有架環,所述平衡桿貫穿于所述T形架,同時以一拉桿連接葉片夾,一拉桿連接架環;
所述傾斜盤包括內盤和外盤;
所述架環的兩端以拉桿連接固定于所述傾斜盤的內盤。
進一步的,所述旋轉組件還包括葉片,所述葉片固定于所述葉片夾。
進一步的,所述旋轉組件還包括平衡錘,所述平衡錘固定于所述平衡桿端部。
優選的,所述動力組件包括電機、電機主齒輪和電池,所述電機主齒輪固定于所述主軸,所述電機帶動所述電機主齒輪。
另一優選的,所述尾翼包括尾電機、尾傳動軸、尾齒輪、尾軸和尾葉片,所述尾電機固定于所述主體,所述尾傳動軸兩端分別與尾齒輪和尾電機固定連接,所述尾軸與所述尾齒輪軸連接,所述尾葉片固定于所述尾軸.
優選的,所述航模直升機還包括一個舵機,所述舵機與所述傾斜盤的外盤通過拉桿連接。
優選的,所述航模直升機還包括一個接收器,所述接受器控制所述舵機。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航模直升機,其旋轉組件包括主軸、設置于所述主軸上端的T形架和設置于所述主軸中部的傾斜盤,T形架頂端設有葉片夾,葉片夾兩端分別固定一片葉片。在所述T形架的中部設有平衡桿,所述T形架的外部套有架環,所述平衡桿貫穿于所述T形架,同時以一拉桿連接葉片夾,一拉桿連接架環,架環的兩端以拉桿連接固定于所述傾斜盤的內盤。因此,該航模直升機只有一幅槳,即單槳結構。相應地,控制該槳的平衡桿、平衡錘、動力組件及拉桿等也減少了,因此,該航模直升機結構簡單,加工容易。相比雙槳結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單槳結構的航模飛行器,其控制組件至少減少了一半,因此,真個機體重量更輕,體積更小,機身輕,操作時重心容易操控,不易摔裂,抗摔性能優越,飛行簡單安全。
綜上分析,本實用新型的單槳航模直升機具有解構簡單、體積輕小、飛行平穩、操控容易的特點。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航模直升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區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圖2所示,一種航模直升機包括主體、動力組件、旋轉組件3、尾翼、起落裝置、外殼6和各種固定件。所述主體用于承接固定各部件,有效穩定機身。所述主體設有一個主體架11,所述主體架11用于承接和放置其它部件。
所述動力組件包括電機21、電機主齒輪22和電池23,所述電機21設置于所述主體架11,所述電機21帶動所述電機主齒輪22,所述電機主齒輪22固定主軸31,所述電池23提供電機21工作的能量。當接上電池,接收旋轉指令時,電機21的轉動使其電機主齒輪22同時轉動,通過電機主齒輪22同時帶動主軸31轉動,從而實現整個旋轉機構同時旋轉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之洪,未經羅之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566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三桶型腳踏環保垃圾桶
- 下一篇:一種SC/LC轉接型陶瓷套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