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經皮腎穿刺定位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49969.2 | 申請日: | 2009-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61119Y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16 |
| 發明(設計)人: | 唐小君;葉德夫;何海榮;劉建邵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小君;葉德夫;何海榮;劉建邵 |
| 主分類號: | A61B19/00 | 分類號: | A61B19/00;A61B1/0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粵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唐強熙 |
| 地址: | 528300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經皮腎 穿刺 定位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經皮腎穿刺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文獻號CN?201048965Y中公開了一種帶有指示器的經皮腎穿刺擴張裝置,包括本體和方向角度指示器,本體為由金屬材料制成的穿刺針或為由塑料制成的筋膜擴張器,本體前端為進行穿刺或筋膜擴張的部分,其特征在于:方向角度指示器包括量角器和水平儀,量角器設有角度指示線和與角度指示線同心的弧形限位槽,量角器的圓心設有定位孔,水平儀固定在量角器零度線延伸線上,水平儀前端設有指示箭頭,本體后端的同一水平線上分別設有前、后兩個定位銷,前定位銷插入位于量角器圓心的定位孔中,使方向角度指示器與本體后端鉸接,后定位銷插入量角器上的弧形限位槽中,使后定位銷可在弧形限位槽中左右滑動。這種擴張裝置定位不夠準確,操作也比較麻煩,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比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簡單合理、操作靈活、醫護人員工作強度小、患者痛苦少、定位準確的經皮腎穿刺定位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經皮腎穿刺定位裝置,包括穿刺針和內窺鏡,其結構特征是經皮腎穿刺定位裝置包括由第一桿、第二桿、第三桿和第四桿依次相互鉸接組成的平行四邊形,穿刺針設置在第一桿上,內窺鏡設置在第二桿上,或內窺鏡所在位置與第二桿平行,穿刺針前端或其所在位置的延長線和內窺鏡前端或其所在位置的延長線相交。
所述經皮腎穿刺定位裝置還包括第五桿和第六桿,第五桿與第三桿和第一桿相平行,第六桿與第二桿和第四桿相平行,內窺鏡通過插入管與第六桿的一端相接,插入管與第二桿平行;第五桿的一端與第二桿的中部鉸接,其另一端與第六桿的中部鉸接,第二桿的一端與第三桿的中部鉸接,第六桿的另一端與第三桿的另一端鉸接。
所述插入管中設置有導液管。
所述第一桿為中空桿。
所述第六桿為可容許插入管前后滑動的中空桿。
所述經皮腎穿刺定位裝置與伸縮定位機構的一端相接,伸縮定位機構的另一端與定位盤相接。
本實用新型中的穿刺針和內窺鏡的相交位置為腎臟中的結石所在位置,其定位通過平行四邊形得到保證,當被推進中的內窺鏡到達結石所在位置時,將穿刺針沿第一桿所在位置推進時,即可準確到達結石,其操作迅捷、定位準確,并極大的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了醫護人員術中的準確性和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中的伸縮定位機構可輔助醫護人員工作,以減輕勞動強度;定位盤可根據需要設置在地板或天花上,具有較大的靈活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第一桿,2為第二桿,3為第三桿,4為第四桿,5為第五桿,6為第六桿,7為穿刺針,8為內窺鏡,9為插入管,10為伸縮機構,11為定位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圖2,本經皮腎穿刺定位裝置,包括穿刺針7、內窺鏡8和由第一桿1、第二桿2、第三桿3和第四桿4依次相互鉸接組成的平行四邊形。
其中,第五桿5與第三桿3和第一桿1相平行,第六桿6與第二桿2和第四桿4相平行,第一桿1和第六桿6為中空桿,穿刺針7設置在第一桿1上,內窺鏡8通過插入管9與第六桿6的一端相接,插入管9滑套在第六桿6內。第六桿6的另一端與第三桿3的另一端鉸接,第三桿3的一端與第四桿4的另一端鉸接,第四桿4的一端與第一桿1的一端鉸接,第一桿1的中部與第二桿2的另一端鉸接,第二桿2的一端與第三桿3的中部鉸接;插入管9與第二桿2平行;第五桿5的一端與第二桿2的中部鉸接,其另一端與第六桿6的中部鉸接,穿刺針7所在位置的延長線和內窺鏡8所在位置的延長線相交。插入管9中可以根據需要而設置導液管。
整個經皮腎穿刺定位裝置與伸縮定位機構10的一端相接,伸縮定位機構的另一端與定位盤11相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小君;葉德夫;何海榮;劉建邵,未經唐小君;葉德夫;何海榮;劉建邵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4996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