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粉末活性炭自動濕式投加設備中混合筒的粉塵吸收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46873.0 | 申請日: | 2009-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587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姜全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瀚深水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28 | 分類號: | C02F1/28;B08B15/04 |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專利事務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 地址: | 2153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粉末 活性炭 自動 濕式投加 設備 混合 粉塵 吸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粉塵吸收裝置,該裝置用于吸收粉末活性炭自動濕式投加設備中混合筒在給料時所產生的粉塵。
背景技術
我國的飲用水水源污染日趨嚴重,水源中的有機物種類多,在水處理過程中,通常投加活性炭吸附去除原水中的有機物等雜質。由于粉末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大,因此具有很強的吸附性,可以有效去除原水的色度、濁度和異味,有效降低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
粉末活性炭的投加方式通常采用濕式投加方式,即將粉末活性炭與水混合后,再通過計量泵將粉末活性炭與水的混合液投入原水中。
粉末活性炭濕式投加設備具有若干混合筒,混合筒一般帶有攪拌裝置,粉末活性炭與水在混合筒中混合均勻后,再通過計量泵將混合液投入原水中。在粉末活性炭自動濕式投加設備中,若干混合筒串聯,粉末活性炭和水都是自動加入混合筒中的,混合筒為封閉式,為了使混合筒中的壓強保持恒定,以確保粉末活性炭和水能順利地加入混合筒中及混合液能順利地給出,混合筒上端需要開設與外界大氣相通的呼吸口,但是粉末活性炭在加入混合筒的過程中會產生揚塵,正是由于混合筒上端的呼吸口,容易使揚塵跑出混合筒,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的粉塵污染,不僅危害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也造成了粉末活性炭的浪費。于是有業者在這個呼吸口處裝設了布袋除塵器,以減少粉塵污染,但效果欠佳而且還增加了設備的復雜性、投入成本和運行成本。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粉末活性炭自動濕式投加設備中混合筒的粉塵吸收裝置,該裝置可解決混合筒在給料時所產生的粉塵污染,且裝置投入和運行成本低、運行可靠、操作簡便。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粉末活性炭自動濕式投加設備中混合筒的粉塵吸收裝置,包括若干封閉式的帶攪拌裝置的混合筒,相鄰混合筒的上部間通過空氣補償管相連通,相鄰混合筒的下部間通過連接管相連通,至少一個混合筒的上端設有呼吸口,吸收槽內部與外界大氣相通,吸收槽上部連通有給水管,所述給水管上設有給水閥,所述給水閥可阻斷其所在管路內的水流通,呼吸管一端與所述呼吸口相連通,呼吸管另一端伸入吸收槽內的液體中,所述吸收槽底部連通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上設有放空閥,所述放空閥可阻斷其所在管路中的液體流通。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
在高程上,所述吸收槽槽底與所述混合筒筒底間的相對高度存在限定關系,此限定關系足以防止所述混合筒在吸氣時產生虹吸現象。
所述呼吸管的最高點與吸收槽的液位間存在縱向距離,此縱向距離足以保證吸收槽中的液體不被吸回混合筒中。
所述吸收槽分為水平段和第一、二豎直段,所述水平段的兩端分別與第一、二豎直段一體相通,所述第一豎直段上端封閉,所述第二豎直段上端敞開,所述水平段和第一、二豎直段使所述吸收槽呈類U形,所述呼吸管另一端從第一豎直段上端伸入吸收槽內的液體中。
所述第一、二豎直段之一上稍高于所述水平段的部位設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連通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上設有溢流閥,所述溢流閥可阻斷其所在管路內的液體流通。
優選的是所述呼吸口設有一個,且設于混合筒中位于最下游的一個混合筒上。
所述呼吸管上靠近呼吸口的部位連通有吸氣口,所述吸氣口和呼吸管之間的管路上設有止回閥,所述止回閥阻斷其所在管路的呼氣。這樣止回閥使得吸氣口只能吸氣不能呼氣,當呼吸口處于吸氣狀態時可從吸氣口進氣;當呼吸口處于呼氣狀態時由于止回閥的存在,吸氣口不呼氣,粉塵隨空氣由呼吸管進入吸收槽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粉末活性炭自動濕式投加設備中混合筒的粉塵吸收裝置通過呼吸口的呼氣作用將粉塵隨空氣由呼吸口呼入呼吸管中,再由呼吸管進入吸收槽中,粉塵被吸收槽中的水吸收,潔凈空氣從呼吸槽中排出,被水吸收的這部分粉塵與水形成粉末活性炭與水的混合液,當混合液中粉末活性炭的濃度達到投加要求時,可打開放空閥,使混合液從放空管放出,并可投加至需要投加活性炭的工藝投加點,該裝置在保留呼吸口的呼吸功能的同時,解決了混合筒在給料時所產生的粉塵污染,而且使收集的粉塵得到再利用,節約了粉末活性炭,又且裝置投入和運行成本低、運行可靠、操作簡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瀚深水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瀚深水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468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