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油煙分離裝置的箱體之間的配接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46685.8 | 申請日: | 2009-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16097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03 |
| 發明(設計)人: | 潘永明;潘熠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市三龍電控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C7/02 | 分類號: | D06C7/02;B03C3/82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朱偉軍 |
| 地址: | 21551***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煙 分離 裝置 箱體 之間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紡織印染行業的環保設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油煙分離裝置的箱體之間的配接結構。
背景技術
由于對紡織印染行業的定型機所產生的高溫油煙進行處理的油煙分離裝置通常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油煙分離裝置箱體和一個油煙冷卻箱箱體,冷卻箱箱體與油煙分離裝置箱體配接,并且各油煙分離裝置箱體彼此配接。由管路將來自于對織物定型時的定型機所產生的高溫油煙氣引入冷卻箱冷卻,冷卻后的油煙氣進入油煙分離裝置箱體,由安裝在油煙分離裝置箱體內的靜電分離除油器除油,除油后的煙氣達標排出,以利保護環境。
已有技術,不論是冷卻箱與油煙分離裝置箱體之間的配接,還是油煙分離裝置箱體之間的配接的配接形式都是采用焊接,也就是說冷卻箱與油煙分離裝置箱體以及油煙分離裝置箱體相互之間的連結是通過焊接構成為一個不可拆卸的整體結構,從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以下問題。一是對維護檢修帶來不便;二是對運輸不利,例如從生產廠商運抵使用廠商的過程中,因長度和體積大,造成麻煩;三是造成設備浪費,例如經過一段時期的使用若需要更換冷卻箱時,只能連同油煙分離裝置箱體一并更換,反之亦然;四是對箱體連結時所用耗材大,例如需要使用大量的焊條及輔助材料,尤其是在焊接過程中,存在損及箱體之虞并且制造時間冗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利于檢修和運輸,有助于選擇性地更換箱體而藉以體現設備利用率,有益于節約制造時所用的材料和縮短制造周期的油煙分離裝置的箱體之間的配接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油煙分離裝置的箱體之間的配接結構,所述的油煙分離裝置的箱體包括第一、第二箱體,所述的配接結構包括構成于所述第一箱體開口部位的第一連接法蘭邊和構成于所述第二箱體的開口部位的第二連接法蘭邊,第一、第二連接法蘭邊彼此配合。
所述的第一連接法蘭邊由所述第一箱體的開口部位的第一箱框向外翻折構成,而所述的第二連接法蘭邊由所述第二箱體的開口部位的第二箱框向外翻折構成。
所述的第一連接法蘭邊上間隔開設有第一配接孔,而所述的第二連接法蘭邊上間隔開設有第二配接孔,第一、第二配接孔彼此對應并且由緊固件聯結。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由于對彼此需要連結的第一、第二箱體的開口部位分別構成有第一、第二連接法蘭邊,因此能使第一、第二箱體構成彼此可拆卸的關系,當要更換第一、第二箱體中的任一箱體時,可以保障另一箱體的繼續使用,安裝運輸方便,并且能實施使用現場的安裝,第一、第二箱體能實現快速裝配。
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見附圖,給出了第一、第二箱體1、2,由第一、第二箱體1、2構成油煙分離裝置的箱體,在第一箱體1朝向第二箱體2的開口部位構成有第一連接法蘭邊11,該第一連接法蘭邊11由第一箱體1的開口部位的第一箱框12向外翻折構成,并且在第一連接法蘭邊11上間隔開設有第一配接孔111;在第二箱體2朝向第一箱體1的開口部位構成有第二連接法蘭邊21,該第二連接法蘭邊21由第二箱體2的開口部位的第二箱框22向外翻折構成,并且在第二連接法蘭邊21上間隔開設有數量與前述的第一配接孔111的數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對應的第二配接孔211。由一組緊固件3如螺栓或螺釘在加密封條4后將第一、第二連接法蘭邊11、21固聯,從而使第一、第二箱體1、2實現可拆卸的聯結。在本實施例中,申請人所例舉的第一、第二箱體1、2均為油煙分離裝置的靜電分離除油器箱體,依據舉一反三之理,如果將冷卻箱與第一箱體1或第二箱體2連結,那么連結方式是完全相同的。
由上述實施例結構可知,在生產廠商出廠之前無需將第一、第二箱體1、2預先連結,而待運抵使用場所后在使用現場實施連結,從而可以節約運輸成本。尤其是當任一箱體需要更換時,只要卸離緊固件3即可,具有更換的針對性,避免了已有技術中的一換俱換所帶來的設備浪費。還有,由于第一、第二箱體1、2以包括圖中未予示出的追加的第三、第四箱體之間的連結無需使用焊接,從而不僅可以節約原輔材料,而且可以縮短加工安裝時間,此外還可避免因焊接而有可能對箱體造成的損害。
申請人將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安裝連結與已有技術的焊接連結進行了對比,結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每完成第一、第二連接法蘭邊11、21之間的連結僅需30分鐘,而已有技術需要4-5h,因此本實用新型推薦的技術方案達到了發明目的,體現了期取的技術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市三龍電控有限公司,未經常熟市三龍電控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4668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負壓污水排放水池
- 下一篇:高處作業吊籃用鋼絲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