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箱脈沖袋式除塵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45768.5 | 申請日: | 2009-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94398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03 |
| 發明(設計)人: | 孫長年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市賽隆節能技術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6/02 | 分類號: | B01D46/02;B01D46/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005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脈沖 除塵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煙氣除塵裝置,尤其是一種氣箱脈沖袋式除塵器。
背景技術
氣箱脈沖袋式除塵器廣泛應用于水泥行業的水泥立窯、烘干機等煙氣的除塵,它含有箱體、粉塵收集錐、進風管、排風管、濾袋、排灰閥、反吹風清灰裝置和機架。箱體的下端固定在機架上,粉塵收集錐設置在箱體的下方,排灰閥安裝在粉塵收集錐的下端,濾袋設置在箱體內,進風管和排風管設置在箱體上,反吹風清灰裝置設置在箱體的頂部。當含塵氣體經進風管進入箱體內后,氣體穿過濾袋,粉塵被阻留在濾袋的外表面,含塵氣體得到凈化,凈化后的氣體經過濾袋的內部進入排風管排出。阻留在濾袋外表面的粉塵的一部分因自身重力落入粉塵收集錐內,落入該錐內的粉塵通過排灰閥排出。當除塵器的運行阻力增加到一定值后,反吹風清灰裝置工作,反吹風進入濾袋內,原來壓癟的濾袋發生膨脹變形,清除濾袋外表面附著的粉塵,清下的粉塵落入粉塵收集錐內,通過排灰閥排出。由于粉塵收集錐為倒棱臺的結構形狀,因此除塵器工作一段時間后,粉塵收集錐的內表面上總有一層較厚的粉塵。由于這層粉塵的存在,當濾袋外表面上的粉塵落入該錐內與之碰撞時,粉塵收集錐的粉塵濃度大增,這將容易引起粉塵爆炸事故的發生。為了清除粉塵收集錐內表面的粉塵,通常采用敲打或振動收集錐的方法,但這很容易使粉塵收集錐受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氣箱脈沖袋式除塵器,該除塵器能夠及時清除粉塵收集錐內表面上的粉塵,以免粉塵爆炸事故的發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含有箱體、機架、粉塵收集錐、排灰閥和反吹風清灰裝置,箱體的下端設置在機架上,粉塵收集錐設置在箱體的下方,排灰閥安裝在粉塵收集錐的下端,反吹風清灰裝置設置在箱體的頂部,還含有空氣炮,該炮包括高壓氣包、快速排氣閥、排氣管和引導管,引導管由上部的彎管和下部的直管構成,高壓氣包設置在所述粉塵收集錐的外側,排氣管的進口端位于高壓氣包內、快速排氣閥設置在高壓氣包上且與排氣管的進口端相聯,引導管通過支架設置在粉塵收集錐的內壁上,引導管上部的彎管與排氣管的出口相連接。
由于在粉塵收集錐上增設了空氣炮,這樣從空氣炮排氣管噴出的高速氣流經引導管、將粉塵收集錐內表面的粉塵吹沖到該錐底經排灰閥排出,這樣及時清除了粉塵收集錐內表面上的粉塵,有效防止了現有技術因該錐內表面較厚的粉塵而容易引起的粉塵爆炸事故的發生。
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機架,2.箱體,3.粉塵收集錐,4.反吹風清灰裝置,5.彎管,6.排氣管,7.高壓氣包,8.快速排氣閥,9.排灰閥,10.直管。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中,氣箱脈沖袋式除塵器含有箱體2、粉塵收集錐3、進風管、排風管、濾袋、排灰閥9、反吹風清灰裝置4和機架1。箱體2的下端固定在機架1上,粉塵收集錐3設置在箱體2的下方,排灰閥9安裝在粉塵收集錐3的下端。濾袋設置在箱體2內,進風管和排風管設置在箱體2上,圖中未示。反吹風清灰裝置4設置在箱體2的頂部。氣箱脈沖袋式除塵器還含有空氣炮,該炮包括高壓氣包7、快速排氣閥8、排氣管6和引導管。引導管由上部的彎管5和下部的直管10構成。高壓氣包7設置在粉塵收集錐3的外側,排氣管6的進口端位于高壓氣包7內、快速排氣閥8設置在高壓氣包7上且與排氣管6的進口端相聯,引導管通過支架設置在粉塵收集錐3的內壁上,引導管上部的彎管5與排氣管6的出口相連接。工作時,含塵氣體經進風管進入箱體2內后,氣體穿過濾袋,粉塵被阻留在濾袋的外表面,含塵氣體得到凈化,凈化后的氣體經過濾袋的內部進入排風管排出。阻留在濾袋外表面的粉塵的一部分因自身重力落入粉塵收集錐3內。當除塵器的運行阻力增加到一定值后,反吹風清灰裝置4工作,反吹風進入濾袋內,原來壓癟的濾袋發生膨脹變形,清除濾袋外表面附著的粉塵,清下的粉塵落入粉塵收集錐3內,通過排灰閥9排出。由于在粉塵收集錐3上增設了空氣炮,這樣從空氣炮排氣管6噴出的高速氣流經引導管,將粉塵收集錐3內表面上的粉塵徹底吹沖到該錐底經排灰閥9排出,這樣可以及時清除粉塵收集錐3內表面上的粉塵,有效防止了現有技術因該錐內表面較厚的粉塵而容易引起的粉塵爆炸事故的發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市賽隆節能技術工程有限公司,未經鹽城市賽隆節能技術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4576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