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前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20043617.6 | 申請日: | 2009-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395164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03 |
| 發明(設計)人: | 榮如松;宋懷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依維柯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7/06 | 分類號: | B62D7/06;B62D7/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姚姣陽 |
| 地址: | 210028***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前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的相關部件,具體的說是一種汽車前橋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國內市場上無論是輕型車還是重型車前橋所使用的轉向節襯套是先將薄銅合金層燒結在鋼背后卷制成圓柱形,然后壓入轉向節孔內后將轉向節帶襯套總成一起用鉸刀再進行加工,達到預期的尺寸。轉向節襯套上有預先加工或擠壓好的油槽,將潤滑脂注入油槽中,達到潤滑作用。此種結構的前橋保養時一般在4000-5000公里時需向轉向節襯套加注一次汽車通用潤滑脂,且一旦不及時保養,會造成襯套及主銷快速磨損,嚴重影響轉向安全性。
現有的汽車前橋結構如圖1所示,前軸4兩端各有一拳形部分,有通孔,通過主銷2與左、右轉向節6連接,用帶有螺紋的楔形鎖銷將主銷2固定在前軸孔內,使它不能相對前軸4轉動。當汽車轉向時,轉向垂臂在縱向平面內擺動,通過轉向直拉桿、直拉桿臂、左右橫拉桿臂和轉向橫拉桿,操縱汽車前輪轉過一定的角度,從而改變汽車的行駛方向。轉向節襯套1為雙金屬襯套卷制而成,主要起耐磨作用。在左、右轉向節6側面裝有滑脂嘴7,通過滑脂嘴7將油擠入襯套的油槽內,以減小磨損。轉向節6和前軸4之間的間隙調整,采用了一組的調整墊片3。在裝配時,用測量轉向節6相對前軸4轉動時的起始力矩大小,來控制間隙。為了使轉向靈活輕便,前軸下端與轉向節下耳之間裝有止推軸承5。現有的這種汽車前橋結構在轉向節6上、下端面采取了密封措施,而對轉向節6和前軸4接觸面未采取任何密封措施,注入潤滑脂時易從調整墊片3和止推軸承5處擠出。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出一種轉向節襯套免加工,減少潤滑油脂向外泄漏,使維護保養周期明顯降低的汽車前橋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以上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汽車前橋裝置,包括轉向節、前軸、轉向節襯套和調整墊片,轉向節襯套設在轉向節孔內,在轉向節襯套的上下都設有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前橋裝置,轉向節襯套的上下密封圈為V形密封圈。在調整墊片處也設有一個O形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前橋結構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轉向節襯套免加工,將轉向節襯套直接壓入轉向節孔內,無需再加工;(2)橡膠密封件增多,減少了潤滑油脂向外泄漏的可能;(3)使維護保養周期明顯降低,前橋只需在80000-100000公里時向轉向節襯套加注一次汽車通用潤滑脂,延長了轉向節襯套的壽命,相應減少了維修次數和拆卸時零件的損壞,還降低了潤滑脂用量。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的汽車前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結構如圖2所示,一種汽車前橋裝置,包括轉向節6、前軸4、轉向節襯套1和調整墊片3,轉向節襯套1設在轉向節孔內,為了改善結構的密封性能,在轉向節襯套1的上下增加V形密封圈8(能有效抵抗外界污染)。主銷表面的粗糙度<0.4mm,直徑尺寸精度等級為h8,轉向節內孔直徑尺寸精度等級為H7。將帶有V形密封圈8的轉向節襯套1直接壓入轉向節孔內,無需再加工。轉向節襯套1的潤滑由上下兩端滑脂嘴7注入,在調整墊片3處還有一個O形圈9,也能有效阻止潤滑脂的溢出。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它實施方式,凡采用同等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依維柯汽車有限公司,未經南京依維柯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4361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工程機械停車制動裝置
- 下一篇:載重搶險輔助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