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筆筒無效
| 申請號: | 200920043427.4 | 申請日: | 2009-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432535Y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鄒垚 | 申請(專利權)人: | 鄒垚 |
| 主分類號: | B43M17/00 | 分類號: | B43M1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紀昌 |
| 地址: | 214011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筆筒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文具用品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筆筒。
二、背景技術
筆筒是中國古代除筆、墨、紙、硯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大約出現在明朝中晚期。筆筒因使用方便,很快就風靡天下,至今仍盛而不衰。作為一種最為常見的置筆用具,筆筒一般呈圓筒狀,材質多樣,可見竹、木、瓷、漆、玉、象牙、紫砂等,是文人書案上的常設之物。在古代,筆筒以其藝術個性和較高的文化品位,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明代文人朱彝尊曾作《筆筒銘》,云:“筆之在案,或側或頗,猶人之無儀,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閑彼放心,歸于無邪。”
直到現在,筆筒由于其實用性和裝飾性,仍舊是書桌、辦公桌上的必備文具之一。但是人們在使用傳統筆筒時,不難發現傳統的筒狀筆筒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一方面,隨著筆的增多和筆類型的多樣化,每一個筆筒里都需要放置很多不同類型的筆,這樣難免使得筆筒里優點雜亂無章;另一方面,在從筆筒中取筆時,往往不能很容易地找到所需要的筆。
三、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公開了一種易將筆分類插入和取出的新型筆筒。
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一種筆筒,包括筒狀本體,筒狀本體的內部為空腔,在筒狀本體的外表面間隔地設有插孔,插孔的孔徑為5-8m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筒狀本體由上至下分隔為4-8層,各層可繞筒狀本體的中軸轉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改進,所述筒狀本體橫截面的直徑由上至下逐漸增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還一種改進,所述筒狀本體為硬紙板筒、木質筒或塑料筒。
有益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筆筒,包括筒狀本體,筒狀本體的內部為空腔,在筒狀本體的外表面間隔地設有插孔,插孔的孔徑為5-8mm。在使用時將筆一一插入插孔中,避免了筆筒雜亂無章的現象,同時,使用者也可以按照筆的分類將筆插入不同區域的插孔中,在取筆時,可快速簡便地找到想要的筆。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筒狀本體由上至下分隔為4-8層,各層可繞筒狀本體的中軸轉動。呈層分隔的筆筒更易于對筆進行分類,而且各層可以獨立地沿中軸轉動,在插筆和取筆時就更加方便了。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改進,所述筒狀本體橫截面的直徑由上至下逐漸增大。這樣的設計有利于筆筒在各層轉動時保持平衡和穩固。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還一種改進,所述筒狀本體為硬紙板筒、木質筒或塑料筒。普通的硬紙板或塑料都可制成本實用新型的筆筒,材料節省,經濟實惠。
四、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筒狀本體;2-插孔;3-中軸。
四、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為本發明的一個舉例,不應被看做是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
一種筆筒,包括筒狀本體1,筒狀本體1的內部為空腔,在筒狀本體1的外表面間隔地設有插孔2,插孔2的孔徑為5mm。所述筒狀本體1由上至下分隔為4層,各層可繞筒狀本體1的中軸3轉動。所述筒狀本體1橫截面的直徑由上至下逐漸增大。所述筒狀本體1為硬紙板筒。
實施例2
一種筆筒,包括筒狀本體1,筒狀本體1的內部為空腔,在筒狀本體1的外表面間隔地設有插孔2,插孔2的孔徑為6mm。所述筒狀本體1由上至下分隔為6層,各層可繞筒狀本體1的中軸3轉動。所述筒狀本體1橫截面的直徑由上至下逐漸增大。所述筒狀本體1為木質筒。
實施例3
一種筆筒,包括筒狀本體1,筒狀本體1的內部為空腔,在筒狀本體1的外表面間隔地設有插孔2,插孔2的孔徑為8mm。所述筒狀本體1由上至下分隔為8層,各層可繞筒狀本體1的中軸3轉動。所述筒狀本體1橫截面的直徑由上至下逐漸增大。所述筒狀本體1為塑料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鄒垚,未經鄒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2004342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